內耗卡ECFA談判 先機拱手讓韓

2014-08-10 中央社

中韓FTA進展加速,一旦達陣,約32至85億美元訂單恐被搶走,而延宕10個月兩岸貨貿談判月底才重啟,評估年底談完機率低,讓業者不禁感嘆台灣內耗太厲害,屢失先機。

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加速進行,中國大陸與南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預定年底完成,而原本先洽談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談判進展卻反而停滯不前。

國際輿論深具影響力的華爾街日報4日以「台灣自甘落後」為題的社論,對台灣發出警訊,震撼各界。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去年6月簽署,原先可為台灣業者搶占市場先機,未料服貿協議在國內引發反對浪潮,至今卡在立法院無法動彈。

服貿協議卡關,讓一旁虎視眈眈的南韓趁機加速中韓FTA談判,讓台灣業者一下子從得意變失意,甚至影響貨貿協議後續談判進展。

眼看中韓FTA可能在年底簽署,主導產業政策的經濟部心急如焚,擔憂產業界在中國大陸市場利基流失。

經濟部提出分析報告指出,若以中韓FTA內容全面零關稅假設,推估台灣在中國大陸市場中,鋼鐵、工具機、汽車、面板、石化、紡織、玻璃等工業產品,將面臨南韓嚴重威脅。

其中台灣甚至有2%到5.4%工業產品,總計約31.6至84.2億美元商機,可能會因中韓FTA簽署而被南韓取代,遑論對台灣就業市場可能造成的衝擊。

儘管目前雙方在兩岸貨貿協議文本協商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並同意市場開放分5種降稅安排,但隨著兩岸談判進入深水區,談判難度大增,加上業界最為關切的石化、工具機、面板、汽車項目,也是中國大陸現在全力扶植發展的敏感產業,有其產業利益要保護,因此陸方遲遲不願點頭。

經濟部官員表示,除了中國大陸對石化、工具機、面板、汽車降為零關稅並未點頭外,台灣對農業及弱勢產業也很堅持,談判進展有限。

因此儘管延宕10個月的兩岸貨貿談判可望於8月底重新啟動,但對年底前能否談完,經濟部高層則持保留態度,評估機會不大。

看著中韓FTA談判進度超前,也讓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TDUA)秘書長張上文感觸很深,認為台灣內耗太厲害,造成腳步落後。

張上文以過去政府開放台灣面板業赴中國大陸投資為例,強調因在野黨反對,造成政府做事綁手綁腳,最後反而被韓國搶占先機,而ECFA同樣也是台灣先與中國大陸簽署,結果又變成韓國跑在台灣前面。

由於台韓面板與偏光板產品都在伯仲之間,處於高度競爭狀態,加上中國大陸對進口面板與偏光板分別課徵5%及8%關稅,一旦中韓FTA簽署生效,經濟部預估,對台灣每年輸陸約154億美元的面板及約12億美元的偏光板訂單將產生重大影響。

張上文憂心,台灣面板在中國大陸約3成多市占率,屆時恐剩1至2成,面對國內政治惡鬥現況,他強烈呼籲兩黨應儘快處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儘速完成貨貿協議,「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

面對區域經濟整合加速,外界憂心一旦服貿、貨貿未談完,中國大陸更有理由向其他主要貿易夥伴施壓,影響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機會。

儘管官方為避免掀起更多紛爭,不願明講,但官員私下坦承,如果兩岸服貿、貨貿都能完成,台灣加入TPP、RCEP的機率較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