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4 月 2018

【MA雜誌99期】2018年4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台灣精實智慧製造的實踐》

文/劉仁傑

2017年12月一個知名企業集團邀請演講,在演講前特別聽取 三家所屬企業的生產變革報告。其中,被認為集團中比較突出的 A公司推動TPS已6年,宣稱最近3年聚焦於IT應用與智慧製造。 然而,從消除浪費的精實變革觀點,儘管現場設有一些IT顯示 板,現場流程改善卻裹足不前。

我在回應時首先提出:「使用很多IT工具這件事不能說好或不 好,端看是否達成目的?」接著我引用現場實際看到的流程浪 費,總結我的評論:「追逐流行,錯把手段當目的、未致力於解 決問題。

【MA雜誌99期】2018年4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台灣精實智慧製造的實踐

【MA雜誌98期】2018年3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由中階管理層主導TPS改善活動》

文/桑原喜代和

TPS是以製造現場的改善活動為基礎,為了有效實行這個方式, 必須以現場人員的理解與參與作為前提。以由上而下(Top Down) 的方式接收上層推進的意向導入TPS,在現場以由下而上(Bottom up)的方式,讓公司全體開始實行TPS。

在製造現場當中,為了實現TPS與提升水準,不斷地進行各種不同 的改善工作,從今天到明天,從這周到下周,從這個月到下個月,為 了變得比現在更好,不斷努力地持續進行。「KAIZAN」(改善)是 世界共通的語言,世界各地的現場一直在進行「KAIZAN」。為了使 改善活動更具效果、不會停滯不前地持續進行,我們提倡由中階管理 層主導TPS改善活動。

【MA雜誌98期】2018年3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由中階管理層主導TPS改善活動》

2018 傾聽顧客創造差異價值研討會—主講日本貴賓介紹

今年於2018年7月5日(四)研討會我們特別設定「傾聽顧客創造差異價值」做為主題,邀請台日專家剖析如何洞察顧客需求,找出創造雙贏利基點,為雙方創造最大價值。

日本貴賓

Concept Synergy株式會社 代表取締役 高杉康成(Takasugi Yasunari

高山

 

曾任職株式會社KEYENCE(檢測控制裝置廠商)的新產品企劃提案團隊的負責人。

在KEYENCE累積了,從事業策略的立案到新產品開發專案的專案負責人等廣泛領域的經驗。在新產品開發專案,成功了液晶產業用新產品的企劃立案到銷售,此產品成為全球液晶產業的事實上標準品。

現在,作爲高附加價值支援顧問對各種產業的企業提供,高附加價值事業的具體策略和實踐方案以及其相關支援,如產生高附加價值的新事業、新產品開發過程的「事業策略」「產品企劃」「行銷」「銷售手法」,以及爲了解決方案的提案實踐建立機制等。

岡山縣立大學地區共同研究機構客座教授、神戶大學經營學研究所畢業(MBA)、經濟產業大臣登錄「中小企業診斷士」

日經BP社「高收益產品開發塾」「高收益商業設計塾」「提案營業力設計塾」「核心技術・KNOW-HOW展開塾」講師

主要書籍、論文等(中譯版「※」)

(1)※暢銷的原理:教你發掘需求、掌握潮流、想出熱賣企劃的6個實戰守則 時報出版

(2)實踐:超高收益產品開發指南,實現毛利80%的7個步驟 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

(3)「Creating non-functional value of industrial products: Keyence case」(與一橋大學・延岡健太郎教授 共著)

東洋經濟新報社(Hitotsubashi business review)

(4)「實踐!高收益Business的創造法」日經BP社

(5)「核心技術救回日本」 日經Business Online 連載

 

不只美中貿易戰 台日韓也面臨新挑戰

【2018-03-23中央社】

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飛快,對供應高端零件和機械給中國工廠的日本、南韓和台灣出口商而言是件好事,但現在它們面臨的風險是中國價值鏈地位升級,從客戶逐漸轉型成競爭對手。

彭博報導,2017年日本對中國出口額達創紀錄的1300億美元,由於出口帶動經濟復甦,日本經濟連8季擴張。南韓對中國外銷10年內激增70%,台灣對中國出口也攀抵空前新高。

不過更深入探究數據可以發現潛伏的威脅。以半導體和微晶片生產設備的出口為例,像是南韓半導體大廠SK海力士公司(SK Hynix Inc.)等企業的零件銷售,有助於帶動北亞其他地區對中國的出口;日本安川電機(Yaskawa Electric Corp.)等公司的精密金屬工具機和晶片製造設備,對中國銷售也激增。

但隨著中國政府希望集資多達315億美元,投資本土半導體製造業,貿易流向可能開始產生改變。

中國的野心不只針對半導體,從「中國製造2025年」全面性的計畫中,還會看到從生物醫學和人工智慧到新能源車和飛機等許多領域技術能力的進展。像是德國等歐洲出口商也面臨日本、南韓和台灣遭逢的挑戰,在川普政府採納關稅措施後,全球貿易又增添了風險。

彭博首席亞洲經濟學家歐樂鷹(Tom Orlik)說:「目前南韓、日本、台灣、美國和德國所占有的全球供應鏈一環,正是中國要以10年產業策略投入的領域。」他說,中國遲早會自己生產電子產品零件,也正朝汽車出口國的方向前進,最終將會外銷飛機。

彭博經濟和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認為中國日後會投入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系統、太陽能電池、機器人、工具機、醫療器材和電子感測器等產業領域。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呂佳(王民)說:「目前感測器是由日本主宰,中國可能一段時間後就會追趕上來。或許還需要5年時間,但已經慢慢嶄露頭角了。」

 

川普對中祭301條款 台廠恐受波及嚴陣以待

【2018-03-23中央社】

美中貿易戰開打,美國將對中國銷往美國約600億美元的貨品祭出懲罰性關稅,有可能遭課重稅的產品包括資通訊、紡織等輸美大宗,估計將有1300項產品可能會被列入高關稅打擊清單。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22日簽署301調查結果備忘錄後,全球屏息以待,可能受到波及的筆記型電腦代工大廠今天均密切注意事件發展,一早會議開不停。

廣達及仁寶均表示,美國的訊息仍不明朗,課稅究竟是對100%都在中國製造的資通訊產品課稅,或是對多少零組件比重在中國生產者課稅,或對所有的中國資通訊品牌全數課稅,或是連出給美國品牌客戶的產品也都要課稅,需待釐清後與客戶協商因應之道。

緯創則認為,畢竟代工廠並非品牌商,表面上會影響在中國設廠的代工製造和代工設計廠,但實則看來是和品牌廠相關,還需要進一步資訊。和碩認為,兩國貿易大戰確實會影響很多產業,但重點是後續的執行細節、方式和程度,代工廠才會知道將受到多大影響。

不過,很多台商都是利用三角貿易方式,英業達即表示,出貨到美國的文件與憑單都由台灣總公司發出,但貨品是由大陸港口出口;兩大國的貿易戰要視後續有無排除條款及執行內容,才會知道自家客戶是否遭課高關稅。

若代工廠商受到貿易戰波及,台灣電腦品牌廠商是否相對受益?品牌雙A廠商均低調保守回應。

宏碁發言系統表示,宏碁在全球各地營運都會遵循當地法令與關稅規定,由於301條款影響面向廣泛,內部還需要持續評估,並進行更多討論;華碩發言人吳長榮說:「將密切觀察,審慎因應。」

在傳統產業方面,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黃建中表示,若美中貿易戰升溫,初期2到3個月或許對部分工具機廠商會有影響,不過廠商為了提高自身獲利、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會加速智慧製造投資行為,重整設備系統,提升國際貿易競爭力,長期來看,對工具機廠商訂單能見度的影響小。

從市場來看,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美中貿易戰對台灣機械廠商應該沒有影響,台灣廠商多從台灣出口,若在中國大陸設廠的廠商,也多以當地內需市場為主。

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表示,美中貿易戰對電子或手機等科技業相關供應鏈影響較大,若美中進一步相互採取更加激烈的措施,包括工具機產業在內的各項產業也會受到波及。不過他認為,美中雙方還有談判的空間,雙方可運用智慧,不讓世界經濟受到影響、避免導致極端的結果對美中雙方都不利。

在大陸設置生產基地的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表示,首先要先清楚實際的內容是什麼,課稅的對象是看生產還是銷售品牌,現在的科技產業都是全球布局的產業鏈,各個廠商的影響會因客戶群的占比差異有別。如果因為貿易大戰墊高成本,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最終倒楣的還是消費者;若因價格上漲抑制需求,那對大家都不是好事。

至於紡織產業的機能性產品是否會列入清單之中,紡織一貫大廠遠東新表示,目前研發及生產機能性紡織品大都在台灣和越南兩地,生產的布料多用於品牌大廠Nike、Adidas等成衣,幾乎沒有布料出口美國。

對於美中貿易戰可能帶來的影響,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分析,走到商店裡面,看到販售的東西都是Madein China,「一下子要取代掉不容易」。現在功能性的紡織在美國需求很大,「希望(影響)不要那麼大」。

台灣科技產業指標性廠商台積電表示,因生產基地在台灣,營運將不會受到影響;另一晶圓代工廠聯電則說,這對全球經濟發展恐有負面影響,影響程度目前無法評估,仍須進一步觀察後續情勢演變。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認為,台灣產業經過中國加工,外銷到美國高達30%;如果想要避開影響,就是台商到美國投資最終產品,或是到美國認可的國家、地區加工後再銷往美國,但是這樣對台灣的全球布局都會產生影響,台灣整體經濟可能更為嚴峻。

掌握關鍵零組件 台灣加速工業機器人布局

【2018-03-23智動化】

機器手臂是一直是來全球製造業的重點導入設備,尤其是近年來亞洲人力成本逐漸高昂,缺工狀況日益嚴重,再加上智慧化已成為製造業的既定趨勢,這兩項因素讓機器手臂的市場不斷增溫,在商機持續擴大的態勢下,各工業大國也開始加速機器市場的布局。

機器手臂市場大開

先從需求面來看,2016、2017兩年,機器手臂的出貨量已急遽上揚,根據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資料顯示,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成長14%,達29萬台,IFR在2016年也預測,2017年的出貨量將超過34萬台,不過市場成長速度超過預期,OFweek行業研究中心對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監測統計,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已超40萬台,遠遠高於IFR的市場預期,在2017年前3季,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的成長就已超過35%,各主要國家地區出貨表現強勁,其中,中國市場成長最快,出貨量成長率超過45%;其次為韓國市場,韓國工業機器人出貨保持穩健,成長率在20%~30%之間;另一工業大國德國,其市場出貨成長則開始復甦,成長率超過15%;此外,日本和美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也將維持8%左右的成長速度。

IFR報告的指出,目前機器手臂仍以汽車製造與電子產業為重,其他製造業的應用密度仍低,以人力與機器手臂台數的使用做比較,平均每1萬名員工,韓國的機器手臂安裝數量以411台居冠,日本緊追在後為213台、第3是德國的170台、從第4到第10名則依序是台灣159台、瑞典154台、義大利126台、奧地利95台、美國93台,在前5名中與台、日、韓等3國的機器手臂應用以電子產業為大宗,德國和瑞典兩國並沒有大型電子產品製造工廠,其機器手臂應用產業分佈則較為多元。

中國2017年的每萬人機器手臂應用密度雖僅有69台,並未排上前十名,不過絕大多數業者都認為市場發展潛力驚人,IFR就預測,在中國人力成本持續上揚,與中國政府的「中國製造2025」政策推動下,到2019年全球機器手臂的市場銷售量中,中國市場將佔有40%。

市場的蓬勃加快了設備供應商的布局速度,就目前發展來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會以垂直關節型手臂最具潛力,各國的布局也都以此為重點,垂直關節型機器手臂以抓取重量分為小、中、大、重等4種類別,中、小型目前以日本廠商愛普生(Epson)的出貨量最大。

台廠技術大有可為

Epson是日本鐘錶大廠精工(SEIKO)所獨立出來的公司,承襲了過去在鐘錶組裝所需的高精密特色,並將此特色充分發揮在同樣需要高精度的電子產業,在電子產品的組裝領域中,目前Epson在台灣的6軸多關節機器手臂的出貨,就是以電子業為主,由於台灣電子產業的代工訂單來自全球,產量相當大,因此這部分的機器手臂需求量,也遠大於全球其他地區,再加上機器手臂的投資是資本財,在長期投資的概念下,台灣廠商的投資意願不低。

除了Epson,台灣自動化廠商也將中、小型機器手臂視為投入發展的首要市場,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就曾指出,在缺工、自動化與工業4.0的大趨勢下,特殊用途的機器人和機器手臂發展性很大,提升自動化的機器手臂是未來可大力發展的方向,目前台灣在整機、部分關鍵零組件、系統整合等方面,都已有相關廠商與產品(圖3),像是研華就以旗下的寶元數控切入機器手臂領域,值得一提的是,研華將寶元數控與上銀、感測元件、伺服馬達業者等結合組成機器人大聯盟,且將機器人控制系統開放,推出專用化、非標準機器人控制器,並布局 EtherCAT 標準,廠商可以採購多家伺服馬達或控制器廠商產品,自由組合擴充。

無論學界或產業,各季指出台灣要發展機器手臂,都必須建立起完整自主的產業供應鏈,才能讓台灣的工業機器人國產化,擺脫關鍵技術掌握在國際大廠手中的限制。

機器手臂的關鍵零組件共包括控制器、伺服馬達、驅動器、減速機、視覺模組、編碼器、觸覺模組…等12項,伺服馬達及編碼器部分,台灣雖已逐漸趕上國際水準,但Harmonic drive減速機量產穩定性尚待驗證;至於自動化系統整合領域,也是台灣業者可結合國內外機器人本體、零組件,創造的另一項獲利模式,減速機技術則一直以來則都為日本廠商所掌握,而此為機器手臂的核心部件,以工研院自製機器手臂為例,減速機約占整機成本近20%,過去臺灣在減速機的研發、生產技術相對缺乏,不過2016年工研院以成功開發減速機撓性齒輪設計及精密製造技術,並已申請二項相關專利,目前已開始結合台灣業者製造基礎,希望可利用產業拼圖的發展策略,打造出最純正MIT機器人,協助台灣機器人產業持續邁向國產化。

加速建立完整供應鏈

透過成功開發減速機等關鍵零組件技術,將使台灣業者不再仰賴國外廠商,讓台灣自動化產業進入新的里程碑,業界人士指出,掌握機器人的關鍵零組件,可協助相當多元的產業應用,包括3C、金屬、半導體、工具機、醫療、航太等,都可協助業者導入各種自動化生產與應用,促進產業的發展,創造台灣自動化產業的新契機。

目前台灣廠商在工業機器人的先天劣勢在於缺乏市場縱深與產業規模,不過台廠雖無力,但也未必要全然跟隨歐、日系大廠,每年發表各式各樣先進的機器人本體,台廠可思考透過產業結盟互惠或吸引國內外資金投入,協助發展高知識含量、高附加價值的技術服務,並從平價優質轉向高階高價值領域成長,提供所有願投入生產機器人本體的國內外廠商「一站購足」的機會,這將開拓台廠在此領域的另一片藍海商機。

全球採購夥伴大會啟動 首度北高分別舉辦

【2018-03-22經濟日報】

外貿協會主辦,2018年全球供應鏈採購大會暨新南向國家夥伴行銷大會(簡稱全球採購大會)今(22)日啟動,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表示,今年採購大會的特色,包括新買主創新高,另因應產業聚落優勢、考量國際買主便利性,首度將南北採購場次分開,內部預估,採購額度可望優於去年一成以上,將再寫佳績。

全球採購大會今日早上舉行啟動儀式,由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親自主持,副總統陳建仁親自出席鼓勵;副總統表示,貿協近年在拓銷上的成績有目共睹,產業界都說「有貿協真好」,讓廠商在國外打拚有靠山。

貿協表示,為協助台灣中小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全球供應鏈採購大會」,今年邁入第 10 屆,而今年首次將採購大會劃分南北兩場,明日登場的為台北場,目前已邀得53國202家廠商來台採購,外貿協會安排了827家國內供應商,計有2,110場次的洽談。

據悉,本屆採購大會計邀得157家新買主,亦即近八成三年內未曾對台採購的外商將來台,新買主中以機械類採購商居多,占整體新買主數的36%,其中 19%的業者主要採購橡塑膠機械,代表我機械因承接日本的品質與技術,單價卻相對實惠,高性價比吸睛全球買主。

其中,本屆採購大會考量我產業聚落分布,台北場將聚焦「機械」、「物聯網暨資通訊」、「環保及綠能」、「食品」、「醫材暨美妝」與「生活休閒」等產業。

今年,高雄擁有豐富產業聚落、海陸空運發達,在新南向政策中具有特殊地緣戰略位置,因此本年度第二場採購大會訂於 11月1日在港都接續辦理,依當地未來產業發展目標及在地產業特色擬著重汽車零配件、電動汽機車及零組件、遊艇、螺絲螺帽、美妝,並加入生技醫療、模具、工具機、光學元件、綠色產業、清真食品、資通訊等產業,以平衡國家區城發展,擺脫重北輕南的窠臼。

另外,為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打造與新南向國家互惠雙贏的新合作模式,本屆採購大會同期首次舉辦「新南向國家夥伴行銷大會」,不僅動員經濟部與外貿協會海外據點洽邀賣主外,更邀請新南向國家來台,目前計新南向18國中60家業者將來台拓銷。

以買主採購品項來看,貿協指出,今年採購大會邀請全球來自機械相關產業買主計67家,占總買主數的33%,高居對台採購品項的龍頭。

機械類採購品項中又以各式橡塑膠機、精密零件及模具、紡織機、工具機等的詢問度最高,可見全球買主對我精密機械的高度關注與肯定。

台灣大組物聯網生態圈 電信商助拳外銷

【2018-03-20中央社】

台灣大哥大今天宣布共組「物聯網大生態圈」,初期瞄準智慧電表、水表商機,並表示未來電信商將協助台灣廠商外銷,台灣大首度攜手國內大廠外銷的物聯網方案今年有機會看到。

台灣大哥大今天宣布,集結超過50家以上的國內外廠商共組「物聯網大生態圈」,將建構全台最大物聯網,台灣大將從公用事業、物流事業至消費者市場的物聯領域布局,如智慧水表和電表、環境監測、穿戴設備及醫療設備等。

政府計畫於2024年以前完成300萬個低壓用電戶換裝智慧電表,預期短期內將會有大量的智慧儀表安裝行動網路服務,台灣大表示,已結合國內電表龍頭皇輝、至鴻科技、水表大廠弓銓,完成產品相關場域測試,透過遠端抄表與即時監控以提高能源管理效益,未來甚至還可實現「時間電價」或「需量反應」的技術應用。

台灣大總經理鄭俊卿認為,物聯網生態圈中,從零組件、電信業者、平台業者、國際合作夥伴,個個是重要環節,物聯網將是非常多樣化服務,和單純手機與數據不同。台灣的優勢在物聯網零組件和生態圈都是強項,在國際上不見得是落後。

未來物聯網應用不外乎企業、家戶、個人領域,台灣大哥大商務長谷元宏表示,一開始用量比較大的是智慧電表、水表、瓦斯表,而智慧手錶未來將進化到能獨立運作,和手機功能會很接近,往後用在寵物監控、定位的商機也會很龐大。

另外,在B2B2C企業客戶的部分,台灣大企業用戶事業群營運長吳傳輝認為,未來物聯網只做島內生意不夠,電信商將協助裝置開通網路、整合網路,甚至會扮演協助台灣廠商外銷的角色,例如工具機、挖土機等都會裝置SIM卡,而電信商將協助維運與連線,未來製造大國電信商角色將更吃重;台灣大也透露,今年首度與國內大廠合作連線外銷的案子將有機會看得到。

去年底開始,台灣大即提供SIM卡搭配3個月無限制流量的免費測試方案給企業客戶申辦,目前已有超過50家合作廠商加入測試行列。

展望後續,谷元宏認為,物聯網產值近期倍增不難,但電信商不會像傳統數據一樣,只收取連線的費用,而是提供加值服務,也能對營收帶來實質貢獻。

東海攜手亞馬遜AWS 打造雲創學院

【2018-03-13中央社】

東海大學攜手亞馬遜AWS成立雲端創新學院,為全台第一所和亞馬遜AWS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大學,結合校內5個學系跨領域合作,培育創新產業所需人才。

東海大學今天舉行「雲創學院」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由校長王茂駿及AWS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容永康代表簽署。台中市長林佳龍、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長詹寶珠,及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許添財親臨致詞。

東海大學雲創學院由工學院及管理學院的資工、工工、電機、企管及資管5個學系共同參與跨領域合作,涵括「雲端技術」與「數位經濟」兩大面向。

王茂駿指出,東海攜手AWS成立雲創學院,同時也成立校級「雲創中心」,引進國際雲端新創經驗與技術,培訓學生及老師,讓高等教育跟上時代脈動,與國際接軌。東海是全台第一所與AWS簽署雲創學院合作備忘錄的大學。

容永康表示,台中市是台灣人口第二大城市,是著名的文化之都,也是科技重鎮,在全球精密機械、智慧製造、手工具機、運動器材等領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容永康指出,近12年來,AWS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雲端服務平台,為客戶提供超過100種功能全面的雲端服務,包括運算、儲存、數據庫、網絡、分析、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物聯網、行動和安全等服務。

林佳龍表示,產業界現走向智慧製造,台中的強項是硬體製造,但軟體的設計也很重要,軟硬體結合才能打造台灣成為智慧機械、智慧製造的聚落,大學積極和國際合作,培育在地產業發展所需人才,市府會全力協助。

東海大學邀請中部科學園區、台中工業園區、台中精密機械科學園區、大里工業區以及豐洲科技工業區,成立「東海大學產業創新聯盟」,今天舉辦啟動儀式,將共同推動中部企業接軌全球一流資源,產官學研攜手促進未來產業創新。

機械業實力強 隱形冠軍搖籃

【2018-03-11經濟日報】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表示,台灣不會只有台積電一家公司,台灣除了半導體表現優秀,機械業也有許多隱形冠軍,,他們所集合起來的產業實力也很強勁。

據經濟部掌握,台灣智慧機械業去年主要投資約新台幣689億元,投資領域含蓋機械設備與關鍵零組件、機器人、電子設備的領域,包括台中精機投資35億元建置智能全球營運總部及智慧機械整合製造廠,台達電子投資38億元,進行六軸機器人技術開發、建置生產線,台灣應材投資34億元,在台南建置新廠,生產OLED設備。

期待了九年,機械業終於在去年成為繼半導體、面板之後,台灣的第三個兆元產業,去年產值達1.1兆元。由於台灣機械業以中小企業為主,主要聚落在台中大肚山沿線,據機械公會統計,機械業者高達1.7萬家,帶動逾30萬人就業。

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機械業是少數根留台灣的重點產業,也是低汙染產業,既不耗電也不耗水,也只要「缺地、缺工、缺人才」問題解決,機械業者一定會持續投資台灣。

據機械公會向所屬會員廠商調查,因應智慧機械崛起的商機,未來數年,機械業在台灣投資的用地需求至少3,000公頃,因此有必要加速解決缺地問題,讓企業安心投資。

柯拔希直言,缺地問題很多是源自於環評冗長,讓業者無所適從,例如彰化二林精密機械園區,在環評問題上就卡了八、九年。為此,環保署長李應元已宣示,未來環評專案小組會議最多召開三次,就會決定准駁,實質審查期希望控制在半年到一年內。

事實上,從中央到各地方政府都在積極替機械業找地。智慧機械推動辦公室副主任、台中市政府專門委員江振瑋也說,為了滿足機械業的需求,除了二林精密機械園區,目前還有豐洲二期智慧機械園區、大里、神岡、太平產業園區等地陸續釋出,財政部國產署也會繼續釋出公有地。

機械業在2015年下半年起,因全球景氣低迷,歷經約一年半的低迷,直到2016年底,受惠全球景氣開始復甦,全球機器設備採購需求出籠,加上兩岸科技大廠競相擴充產能,以及全球智慧自動化生產興起,去年我國機械業出口達256億美元,年增率逾二成,機械產品占整體出口比重上升到8.1%。

根據經濟部掌握訊息顯示,去年機械業成長動能主要貢獻來自於工具機、電子及半導體生產設備、機械傳動設備。

柯拔希也肯定政府推動智慧機械所帶動的效果,統計顯示,去年台灣整體出口成長13%,機械業出口卻成長達21%。柯拔希指出,去年機械業超出整體成長的部份就代表除了景氣復甦,也有智慧機械帶動的成長。

我國機械業係以出口為導向,直接外銷比率約占六成,依財政部統計,中國大陸為我國機械設備最大出口市場,去年對大陸出口達83億美元,主要出口產品為生產半導體等機械、工具機、滾珠、滾子軸承及傳動軸。其他重要出口國依序還有美國、東協、歐洲、日本。

經部助陣 啟動智慧生產

為了推動整線智慧生產示範案,經濟部找上航太、汽車、機車、製鞋、水五金等產業示範,從不同產業態樣建立智慧生產示範案,補助總金額約16.5億元。

去年機械業產值順利登上兆元產業,但工業局機械科長張國樑坦言,主要還是靠全球景氣回升帶動的設備投資需求,智慧製造的能量還有待累積。因此,經濟部今年爭取到經費,爭取做幾個示範案,之後再複製擴散到更多企業。

據經濟部智慧機械領航計畫,內容涵蓋的產業包括航太產業、汽機車、水五金及手工具等。其中,航太產業的長榮航宇,是與駐龍、永進、晟田合力建立航太零組件供應鏈的跨廠智慧製造生產資訊平台。

福特六和則與伍享、六和機械共同打造汽車智慧製造計畫,將原本三條單一車型及底盤的傳統生產線,打造成一條產線可同時滿足四種車型及四種底盤的彈性生產線。

張國樑說,台灣在硬體機械製造能力不錯,軟體發展就要向國外取經,例如航太業的智慧生產,軟體面就與法商空中巴士的關係企業達梭合作。友嘉和德國西門子簽訂合作備忘錄,合作開發航太、汽車等智慧機械整線系統。

工具機出口 全球排第六

隨著工業4.0話題熱議,各國均積極提升自動化與智慧化生產,進而帶動機械產業發展,近年來全球機械出口占出口總值比重有上升之趨勢。

觀察各國機械出口市占率,其中德國精密機械及工具機製造的國際競爭力最強,2016年機械出口市占13.3%,為全球之冠。經濟部表示,德國以強化網實整合與智慧製造能量,不斷推升產業價值,一直維持其機械產業世界領先優勢。

中國大陸雖然不是機械製造強國,但加計先進國家設廠生產,以及進口關鍵組件組裝出口,機械出口全球市占以12.6%居次。

美國與日本在交通、發電及半導體設備製造等多項領域技術領先,機械出口排名為全球第三、第四。近來,美國鼓勵製造業回流,帶動經濟成長,日本也建立人機共存與無人工廠技術,都引領機械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我國機械業以中小企業為主,與國際上其他以大型企業領軍的機械出口大國比較,略顯弱勢,機械出口排名第19。

不過,金屬加工工具機、生產半導體等機械、滾珠軸承及傳動軸等主力機械出口表現較佳,在全球排名分別在第六、九、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