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簽FTA 我85億美元訂單消失

2014-07-11 經濟日報

中韓將於年底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兩岸貨貿協議拚進度,新一輪談判將於本月或下月登場。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昨(10)日表示,在中韓宣示年底洽簽FTA,加上我內部存在服貿、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等諸多變數,我方將不求快,盼緊接中韓FTA洽簽後,加碼談出一份不低於南韓待遇的貨貿清單。

經濟部昨天公布,一旦中韓FTA生效,我方若未能即時談出貨貿作為屏障,預估我四分之一的工業產品將暴露在「轉單風險」中,其中的2%~5.4%、約32億-85億美元的訂單市場,更將永久消失;估算面板、石化產業一年遭轉單金額皆超過10億美元,受傷程度不亞於日本。

兩岸最近一次啟動貨貿談判是在4 月,受服貿協議洽簽一年未能生效,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在立院通關不順,過去一段時間的兩岸貨貿談判並無實質進展。我方關注的石化、機械、面板、汽車等項目,都未獲陸方首肯降稅。

杜紫軍說,兩岸貨貿協議不大可能早於中韓FTA前洽簽,為今之計,就是繼續力爭我方關鍵項目,待中韓FTA出爐,再加碼追平,「待遇不能比南韓差」。

他形容,中韓談判是硬碰硬,南韓可以開放汽車市場,換取其他項目,但是我方籌碼不多,農業也碰不得,情況就好像是「要以小菜換烤鴨」,工業局副局長連錦漳說,壓力真的很大。

經濟部表示,去年大陸自台灣進口的工業產品是1,563億美元,扣除「資訊科技協定」(ITA)與ECFA 早收清單的零關稅項目,及對比公協會看法後,預估約有24.7%、386 億美元的工業產品受影響。當中更有2%至5.4%的工業產品,約31.6億至84.2億美元訂單,可能會被韓取代。

一年受損超過10億美元的項目,有大陸進口關稅5%的面板、關稅6.5%的石化產品;損失超過1億美元者,像是鋼鐵、偏光板、紡織。其他像是汽車、工具機、玻璃等,訂單年損金額也高達千萬美元。

12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