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4 中央社】
為朝高階工業產品大國邁進,行政院長毛治國今天表示,整合工業基礎技術研發及建立產業供應鏈是基本功,請經濟部檢視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行政院晚間發布新聞稿,毛治國今天聽取經濟部「深耕工業基礎技術佈局與推動進展」報告後表示,強化工業基礎技術發展方案已推展2年多的時間,已經有部分成果,為與其他相關方案的資源相互整合,達成更大效益,請經濟部等相關機關以研發的角度,再次檢視方案中各技術項目需求,以期在未來形成產業供應鏈,甚至能創造獨立品牌。
毛治國指出,經濟部工業局推展的相關升級轉型計畫屬於發展的範圍,而研究與發展應視為一體,因此請行政院政務委員顏鴻森督導相關計畫的整合,以使相關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行政院表示,「強化工業基礎技術發展方案」目標在於建立整合推動機制、扎根工業基礎技術,以及培育與擴大人才養成,由經濟部、科技部及教育部共同推動,推動期程自民國101年至105年,5年投入經費約100億元,全力支持產、學、研投入工業基礎技術發展,第一期優先投入10項工業基礎技術項目,涵蓋材料化工、機械、電子電機,以及軟體等4大領域。
在推動現況方面,截至去年底止,共引導116家廠商、28所大學校院,以及7所研究法人投入相關研發與深耕,累計衍生相關投資約為新台幣53億餘元,培育人數達2811人,並促成1213個就業機會。
另外,在工具機設計上,以往設計工時為90天,目前已縮短至1週。又如部分業者製造的加工機經改善性能,售價由550萬元提升至900萬元,而透過工業基礎技術計畫執行團隊的投入,國產示波器全球市佔率將由2.5%上升至7.5%。
行政院指出,面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必須全力深耕工業基礎技術,以確保製造業的競爭力,透過「強化工業基礎技術發展方案」的推動,可紮實製造業基本功,進而提升整體製造業附加價值,成為全球高階工業產品的製造大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