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仁傑
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三十而立,做為一位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東海大學產業研究夥伴,願意表達最誠摯的祝賀。
創辦人高承恕教授開台灣社會學界產業研究風氣之先,採用綿密企業訪談方法,在豐富產業研究內涵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基於與中心另一位核心人物陳介玄教授,分別在聯經出版了多本著書,互有交流,1990年代後期起對中心的認識日漸深刻。1998-2000年間,連續三年應邀參與中心主辦的「東亞企業轉型與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們最大共同關注議題,也就是產業網絡領域上交集頗多。從這個角度,我體會到中心在豐富產業與企業研究上,所擁有的豐富記錄與理論涵義。
扼要的說,源自科學管理,發展僅百餘年的工業工程與管理學,其企業理論一向由北美的規劃(planning)與設計(positioning)學派所支配。1980年代日本企業的崛起,重視企業內部組織慣例的能力(capability)學派迅速崛起。近年則受到社會學等領域影響,納入企業外部諸制度的整合理論,逐漸成為主流。
1987年設立的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從社會結構與生活型態切入,接近提倡社會結構影響個人與組織意願的制度(Institutional)理論,對上述整合理論發展,發揮了推波助瀾的效果。這正是中心活動受到國內外管理學界關注的背景。檢視中心陸續出版的著書,從社會結構觀點切入的企業間經濟活動分析,說明台灣企業,包括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充滿生命力的理由,確實豐富了產業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事實上,我對台灣企業協力網絡的兩個代表著作《分工網路:剖析台灣工具機產業競爭力的奧秘》(聯經) 與《共創》(遠流),以及分別與年輕夥伴Jonathan Brookfield、陳國民發表在Long Range Planning與Technovation的期刊論文,就直接間接受惠於這個源自社會學的制度理論風潮。
最近10年,陳介玄教授持續舉辦企業接班傳承研習會,我則籌組了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lean.thu.edu.tw),一同表達對台灣製造產業的憂慮與支持,堪稱殊途同歸。
我個人相信,深化產業研究、帶動產業界學習或變革,兩者不僅可以並行不悖,甚至可以相輔相成。2017年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參與企業達58家,80%來自中台灣的精密機械、自行車等相關企業。我們樂意與東亞中心共勉,繼續做為深化台灣產業研究的好夥伴,一同致力於規範性理論的發展與實踐。
附記:本文為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東究中心三十週年慶國際研討會與談摘要,刊於《東亞社會經濟研東究中心三十週年慶》,頁30-32,2018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