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產業「生產力4.0」 啟動

【2015/02/16 經濟日報】

行政院將推出台版「生產力4.0計畫」,目標是十年內可讓一個人領兩份薪水、完成三份工作。十年期計畫上路初期,將優先在工具機、3C、醫療、農業等七領域,導入物聯網、智慧機器人及大數據。

該計畫旨在因應今年起,台灣工作人口達到高峰後將日益減少,且正面對激烈的跨國產業競爭。經濟部近日已完成初步規劃,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暫定在4、5月舉行產業策略會議,在跨領域、跨業別凝聚共識。

負責起草這項計畫的經濟部工業局長吳明機表示,當前我國產業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二,一是缺工問題嚴重、二是勞動人口快速減少,將導致整體產值下降,台灣的趨吉避凶之道,就是希望十年內讓各行各業的生產力能夠成長一倍。

他表示,國際間的製造業大國,像是美國、德國,近年分別推出「美國先進製造合作夥伴計畫」(AMP)與「工業4.0計畫」,目標都是在導入智慧自動化技術,「美、德才剛起步沒多久,台灣作為後進者也要快速追趕。」

台版生產力4.0計畫同樣是以智慧自動化做基礎,盼協助包括製造業、農業與服務業等各行各業,做到「虛(網路)實(生產線)整合」,加強運用智慧機器人、物聯網與大數據。目前經濟部初步選定七大應用領域,包括工具機、金屬加工、3C、食品、醫療、物流、農業等。

舉例來說,3C產業近來面臨人工成本提高、勞動力不足等問題,未來可將3C後段人工作業升級為智慧機器人輔助製造模式;在工具機產業,可導入虛擬加工、大數據技術,來提高機台特性與品質。

吳明機說,在生產力提升後,未來的理想情境是,一個人可領兩份薪水、完成三份工作,擺脫現在三個人領兩份薪水,完成一份工的窘境。

國發會統計顯示,今年台灣就業人口達到高峰後,將逐年減少,加上職場長期存在「晚入職場、早退休」現象,預估2020年,就業人力缺口將高達196萬人,再加上不論製造業與服務業,都有從業人力高齡化問題。

閱讀祕書/生產力4.0計畫

德國工業4.0計畫,是繼「隱形冠軍」後,德國再次推動的大政策。從1.0、2.0到3.0,反映的是德國在面臨工業革命、電力革命、資訊革命等不同時代,催生的新生產模式與組織變革,4.0則是因應雲端、物聯網時代。

過去二、三十年間,台灣在不同的年代,也運用了新科技元素創造改變。1980年代的單點單線自動化,可視為工業1.0時代,2.0是1990年後的整廠整線自動化,3.0是2000年資訊時代帶來的企業E化,4.0如德國即眼前的雲端、物聯網時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