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0 經濟日報】
兩岸貨貿談判本周六(21日)登場,據悉,我方擬力爭中高階工具機即便未採用兩岸產的控制器,零關稅優惠仍能再延五年。不過,大陸仍全面防堵台灣中高階工具機降稅,我方擬以生產力4.0的「機聯網」合作當突破口,說服陸方降稅。
2011年生效的兩岸經濟協議(ECFA)早收清單,工具機業是唯一訂有「落日條款」的產品,當時條文明訂,自2016年1月1日起,中高階工具機若不是採用台灣或大陸產製的控制器,而是仰賴德國或日本產的控制器,就無法享受零關稅。
自此,控制器落日條款成為工具機業的緊箍咒,敦促台灣工具機產業儘速落實控制器國產化。
經過五年,台灣只在低階工具機控制器國產化有初步成果,但中高階控制器技術仍不純熟。
由於兩岸在中高階工具機控制器國產化「都還沒準備好」,此時嚴格執行「落日條款」恐怕「殺雞取卵」,故貨貿談判時,將建議中高階工具機即便仍採日、德控制器,仍再享五年的零關稅優惠。
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喊話,台灣機械業者希望貨貿協議中,約七、八百項的機械產品能全面零關稅。
不過,從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得知,南韓工具機幾乎未獲得降稅,只有少數獲得分五年降稅三成,或是分20年降為零關稅的優惠,這也凸顯台灣業者「全面零關稅」的期待不容易實現。
柯拔希表示,兩岸擅長的工具機不盡相同,台灣擅長食品包裝、科技產品、製鞋等民生產業所需的工具機,大陸則擅長發電業、採礦業、車輛業等大型工程機具,利基不同。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