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攻美 把握二低一高搶單

【2016/11/20經濟日報】

全球經濟在經歷經濟強權如美、日的寬鬆貨幣政策後,似乎走入通貨緊縮的陰霾。此時全球經濟發展情境已進入如同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拉加德在2014年底提出的「新平庸主義 (New Mediocre)」。

新平庸主義概念是以一個「三低二高」的經濟特徵,描述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三低分別為:低經濟成長率、低利率、低物價,但相對整體的債務水準及失業率卻也頻創新高。此新平庸的經濟型態是屬於「長期持續停滯」,有別於傳統經濟學所認知的周期循環。

對於美國市場而言,短期可透過外來人口移入改善人口紅利流失,以減緩市場需求減少的問題。至於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則以自動化程度(如多軸與複合化功能)較高的設備,以及彈性自動化生產系統等方式做為支撐其製造業之基石。

面對全球經濟進入新平庸經濟型態,短期內可期待的經濟體市場,美國應是主要目標。因此台灣工具機產業可先針對美國進口之工具機種進行市場分析,了解美國製造業對工具機產品種類的需求,進而研擬提升我國工具機於美國市占率的策略。

以歷年美國主要進口國之進口金額來看,原先預期日本因美國對汽車產業及航空器使用的工具機需求增加,導致從2015年美國進口日本之金額增加;但因美國市場仍處於復甦不確定情形,2015年美國整體工具機進口金額呈現衰減趨勢,累積進口金額為60.8億美元。前三大進口金額比重的工具機種分別為綜合加工機、車床與鍛壓、沖壓成形工具機。金額分別為12.3、10.9與9.3億美元,其所占比重分別為20.2%、17.9%與15.3%。

以產業別來看,美國工具機產品主要應用是汽車、航空航太與能源產業為主。在汽車部分:從2014年IMTS的汽車2025主題展可以發現,主要展示具有輕量化與高強度特性的SUV;並預估未來汽車發展至2025年,汽車燃油的經濟性可提升至每加侖行駛54.5英哩。因此未來製造汽車的工藝與設備須滿足汽車所需之輕量化與節能要求,因此沖壓製造技術發展方向將致力於加工高強度與輕量化的零件。

而汽車動力傳動系統在成本壓力下,設計將朝更緊湊與高效能發展,對於傳動系統的每項零件,其噪音、震動與粗糙度之規格會更加嚴苛,因此對於精密齒輪的需求會持續增加。齒輪加工技術發展將成為關鍵要素。

目前有不少工具機企業以銑削加工中心取代齒輪加工專用機,其結構相對簡易。如生產齒輪工具機的美國大廠Gleason與HELLER合作開發臥式加工中心形式的銑齒機,適用高效加工小批量的大型與中型螺旋傘齒輪。

對台灣工具機產業而言,規劃美國市場策略時,必須注意製造汽車的工藝與設備須滿足汽車產品所需「輕量化」與「節能」要求,沖壓製造技術發展方向將致力於加工高強度與輕量化的零件。

台灣工具機廠商應透過製程改善,使產品的平均故障間隔(Mean Time Between Fault,MTBF)大於180天,以持續維持台灣工具機產品核心競爭力「性價比」的優勢,迎合美國工具機客戶喜好購買價格好與品質佳的機器,才能面對美國客戶訂單之挑戰,保有台灣於美國工具機市場的競爭力。(作者是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分析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