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流程浪費 創造價值顯學 – 豐田生產模式

近年來,臺灣工具機產業的精實變革蔚為趨勢。劉仁傑教授2013年在科技部支持下成立「工具機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聯盟首年度表現績優,科技部科教處重視,讚許聯盟擁有豐碩的成果。一年下來,聯盟大放異彩,不僅臺灣的大專相關科系連連來參訪,日本的學術機構也組團來取經。劉教授研究團隊於2014/3/11接受採訪進行專題報導,並發布於「科技大觀園」網站。

網址位於 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0/17/10/1/1473.htm

消除流程浪費創造價值顯學–豐田生產模式

張志玲 | 特約文字編輯

以樂高積木堆砌的豐田汽車生產線模擬實況。(圖片來源:張志玲)

以樂高積木堆砌的豐田汽車生產線模擬實況。(圖片來源:張志玲)

 

日本豐田汽車廠內流暢的生產線與嚴控成本的管理,將豐田汽車推上全球最大的車廠寶座,而不浪費即是豐田生產線的基本思維。因此,源自豐田生產模式的精實系統知識(Lean Thinking),就是在教導企業的生產線從了解浪費形成的原因,到如何改善才不會浪費。

 

浪費最小存貨最低

 

精實系統知識包含豐田汽車生產線上的即時管理與看板管理兩大系統知識,最高目標是讓生產線始終保持適當用料,並且嚴格控制浪費的形成,以便即時生產出所需的產品,並達到浪費最小、存貨最低及依照需求出貨的目的。

 

台中精機公司是台灣工具機業者中最早引用精實系統知識的企業,該公司總經理黃明和證實,引進該套知識後不但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浪費,提高生產效率,每年還可省下五、六千萬元不必要的浪費。而將這套知識引進台灣並介紹給工具機業者的,就是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劉仁傑教授。

 

劉教授在日本念研究所時曾拜訪上百家企業,深刻體認理論與實務結合的重要性,並且訓練自己具有「說企業語言,想企業所想」的溝通能力。1992年他在東海大學開授豐田生產系統課程(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簡稱TPS),為讓學生了解怎麼做才不浪費,曾親自帶領學生到日本車廠參觀,並安排學生到中部地區的工具機廠及其協力工廠見習,日後逐漸衍生出優良見習報告發表、業者經驗分享和主題演講等產學合作模式。

 

精實系統知識其實適用於各行各業,但劉教授卻將之著力於工具機產業上,他說:「台灣工具機產業全球排名第四,相當強,但仍有改進空間。」。由於他的研究與各方面事務頗多是受惠於工具機產業,也與業者培養了良好的互動關係,故決定將精力聚焦在提升台灣工具機產業。

 

發現陳疴才有改進機會

 

東海大學工工系TPS課程,每學年第2學期開課,選修學生除每週3小時課堂學習外,又分成8至10組前往工廠見習,見習者須與現場幹部共同合作解決一個問題,並交出一份報告後才算完成學分。學生在見習中若遇到問題,會先由研究生擔任助教初步指導,再由劉教授深入了解學生的問題或困難。

 

對於只具備書本的理論卻無實作經驗的學生來說,此一安排如何能對企業產生助益?又會不會妨礙其生產運作?這些都是業者的疑惑,也是安排見習的難處。因此,最初是由老師一一的拜託業者,到如今已轉變為由業者主動要求學生見習。由於需求的企業已愈來愈多,甚至常發生業者須排隊才能等到見習生的情形。

 

學生沒有傳統習氣,當看到實務與理論不一樣時就會不平則鳴,提出疑問,而這些問題往往是工廠內積習已久的陳疴,久被塵勞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終於得到改進的機會。

 

譬如在製作導引刀架的生產流程上,學生發現半成品庫存量不是堆積如山就是缺料。便在報告上反映:「半成品庫存曲線呈波浪狀,不符合平準化原則」。劉教授在對此問題深入了解後,發現問題起因於工廠員工對於「上半個月待料,下半個月一直加班出貨」的時間浪費狀況已習以為常,故提出了以「批量減半,產出不變」的原則輔導業者改善,終於使以往月中才能出貨的生產線,提前在月初就完成目標。

 

批量減半產出不變

 

「批量減半,產出不變」的原則有助於減少生產線的浪費。台灣工具機業者大多屬於中小企業,基於已存在的各種因素,若要推行此原則,必須一步步誘導。要讓庫存量從波浪曲線改變成為平凖曲線,就要先做流程分析;流程與配料也須依照工作時間安排,當所有過程順暢之後,整條生產線就可聯結起來,並達到零庫存的最高境界。

 

只是要改善調整並非一蹴可幾,尤其是剛開始要調整相當困難,特別是人的問題。例如,工人不習慣,或無法接手,或萬一某環節未銜接好,出料就會有問題,以致工人會覺得還是原來的方法比較好而不易改變。再者,在技術與方法之外,生產線人員的培訓也是棘手的事。對於原本只做一項工作的工人,現在要他兼做其他工作,也必須要有足夠的學習與熟悉時間。一般來說,工具機廠培訓一位技術員從生手到熟手程度,大約需要2到3年。

 

見習學生遇見問題一針見血

 

劉教授與業者的合作計畫稱為「工具機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該聯盟從最初的舉辦活動邀請業者參加,到學生赴廠見習,再發展到助教與學生同赴工廠,並由劉教授持續追蹤指導,最後再為業者做一場包括量身訂作演講的多元性產學合作。針對企業的「量身訂作」,也是企業最終且最期待的服務項目。

 

因為時間有限,劉教授一年最多只可服務四、五家企業。因此,自103年開始,改變為更高階的產學合作計畫,亦即不只以學生為主的合作,而是透過由劉老師團隊擔任顧問的方式,由顧問團定期駐廠指導。劉教授欣慰地表示,企業出資不僅能讓受過課程訓練的研究生擔任精實管理師,執行追蹤、改善與落實任務,聯盟也有能力聘僱日本工具機大廠退休的日籍顧問師,協助企業不斷地成長。劉教授認為在企業界的期待與科技部的積極鼓勵與補助下,相信往後將可發展出更多的產學合作計畫。

 

「工具機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正茁壯成長中。每年7月在東海大學舉辦的TPS課程產學合作研討會,已成為中部產業界分享精實知識與實作成果的重要宴饗。TPS是企業管理學上「減少浪費,創造流暢生產線,產出客戶需要價值」的基本思維。無固定工作模式與包袱的學生,活用課堂所學,在企業內從消除浪費與做事順暢角度觀察,對於問題常一針見血,對於企業變革亦深具播種意義。

 

註:劉教授研究團隊獲科技部102年度「產學技術聯盟合作計畫」補助(計畫名稱:「精實系統知識在工具機暨零組件加工與裝配流程的應用,執行期間:2013/02/01~2014/01/31)。科技部推動「產學技術聯盟合作計畫」之目的,係為促使大專校院及學術研究機構有效運用研發能量,以其已建立之核心技術與相關之上中下游業界建構技術合作聯盟,以協助產業界提昇競爭能力及產品價值。

送料工具車上井然有序的材料器具擺放方式,可降低取用時的時間浪費。(圖片來源:張志玲)    精實系統實驗室猶如一個陳列館,透過圖片、文字與模型,呈現豐田生產系統消除流程浪費創造價值的內涵。(圖片來源:張志玲)    每年7月舉辦的TPS課程產學合作研討會,已成為中部產業界分享精實知識與實作成果的重要宴饗。(圖片來源:劉仁傑教授)    劉仁傑教授在崴立機電(聯盟會員企業)現場進行指導。(圖片來源:劉仁傑教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