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劉教授近況

現場觀察的價值創造(推薦序)

現場觀察的價值創造

劉仁傑

歡迎Jim Womack預定秋天訪問台灣,很高興台灣讀者有機會讀到《現場觀察》!

現場觀察是豐田汽車的基本思想。不論是當初大野耐一強調的現地現物現實,或者是豐田管理者的信條「到現場去觀察、問為什麼、表現尊重」,都表達了現場主義的信仰、TPS的精隨。直到1990年《改變世界的機器》成為全球暢銷書之後,這個精實思想才逐漸廣為全球的知悉。

然而,就我個人長期在企業的觀察,即使到今天,追逐流行的現場觀察,仍然遠多於實質受惠;精實系統知識,還有非常大的活用潛力。基於此,我十分樂意推薦本書,分享個人透過現場觀察創造價值的體認,同時呼應Womack擴大精實思想應用的宏觀主張。

現場觀察博大精深

應邀到企業視察演講,是我的教授生涯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僅在台灣的教學與輔導過程,在企業現場留下豐富的足跡,還曾經應邀在14個國家的企業現場,講授TPS的實踐與理論。

從現場觀察出發,結合TPS的知識教導與改善輔導,讓許多企業精進流程與提升獲利,特別是現場同仁因此充滿活力,最讓我引以為榮。

我喜歡大野耐一的現地現物現實。通俗的說,就是按照流程目的,直接觀察流程中的人、工、料、法;詢問原委,特別是表層看不見的真正原因;從對話中,鼓勵現場同仁表達意見、尋找方法,嘗試做看看…。視察現場時,我通常會用能夠接地氣的語言,講解流程中那些項目與顧客付款無關,消除這些浪費就是提高價值。並推銷我的精實改善三部曲,也就是讓「問題看得見→方法能理解→大家願意做」。

這個改善循環,不僅能提高現場流程的精實水準,也是活用數位工具達成精進目標的準則。最近在台灣機械公會舉辦的〈2025精實數位轉型論壇〉,還把它升級為精實數位轉型三部曲,引起廣泛的共鳴。

其中讓「大家願意做」,就是組織執行力,最為困難。從製程合併改善報告、擴大實踐的多能工培育,到單件節拍組裝線的全面落實,如果同仁沒有意願、幹部無法有效誘導,不可能成功。這個由負責人號召跨部門同仁進行問題解決與實踐的過程,就是反映領導人與管理者的人性尊重過程。長期而言,實踐水準來自價值創造活動與公司治理理念的相互拉抬。

價值創造從現場觀察開始,因此,讓問題看得見、方法能理解、大家願意做,也可以說是價值創造三部曲。

價值創造的機制與氛圍

從現場觀察到改善,第一步是凸顯問題與釐清問題,傳統的製程分析經常曠廢時日。值得慶幸的是,費時費力的工作,因為精實技術的成熟與數位工具的發達,已經變得相對容易。其次是激發員工相互啟發,包括提出改善方法、分享改善案例。第三則是在經營者的鼓勵、調整與測試,最終獲得實踐。透過三部曲的循環,形成一種饒富涵義的可持續改善機制,尤其是一種讓人們相互敦促、分享學習與成就實踐的氛圍。

失敗企業則剛好相反,現場瀰漫著看不見、不理解、不相信的負面圖像。走過無數現場,Womack說「認為自己做不到」是最嚴重的浪費形式。不相信是結果,原因在於問題看不見與不理解。數位科技大幅提升了流程的可視化,經營者在促進分享與跨部門整合上,扮演著領導與激勵的關鍵角色。在我領導的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中,90%的企業呈現了TPS產學合作的初期效果,但其中約有6成企業沒有持續,原因就是沒能讓這三部曲有效的滾動起來。

本書收錄了很多二十年前的現場觀察,今天讀來依然生動。譬如:2004年Womack 觀察到許多企業:MRP的官方計畫系統使用複雜的演算法來運算每個工程的最佳步驟,現場管理人員手動做成的真正在使用的計畫系統,兩者呈現對立。因此,他認為解這個問題的第一步,就是簡化流程,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資訊管理系統的需求。不禁讓人大聲喊讚!

他也提案:運用RFID來保證流程中每一件物品,同時達成降低庫存與不缺料。方法是「每件品項只有一個儲位,顧客從貨架上選取並放入購貨車,結算櫃台掃描條碼,就能夠獲得所需要的消費資訊。到了晚上,再由中央倉庫發貨,補充各家門店庫存。」他同時也警告:隨著獲得的 RFID 資訊量增加,也會使流程惡化,形成龐大的浪費。今天看來,RFID 是IoT的前身,他在20年前就提出了IoT的卓越應用與潛在問題。

精實數位轉型蔚為趨勢,我們期待企業同仁能夠從現場觀察出發,學習價值創造三部曲,特別是朔造可持續的機制與氛圍,迎接流程變革的挑戰。

邁向精實企業與幸福社會

在精實知識發展的歷史時空交錯之中,知識巨輪不斷前進。

1980年代末期,Womack共同領導的IMVP,勾畫出「精實生產體系」,影響深遠。同一時間,我正在日本神戶大學就讀博士班,建構了相對於歐美精英主義的現場主義架構,實地考察了豐田汽車、三菱汽車、Mazak、Okuma、亞瑟士等50家日本企業,歸納出現地現物思維取向的「日式生產理論」。

《現場觀察》收錄他在2001-2013年間的每月一信與回顧,可以說是擔任LEI創辦人兼CEO、致力於精實思想全球普及的隨想與紀錄。無獨有偶,我也在同一時間,開始我的海外研究暨輔導工作。因此,他在書中提到的孟加拉成衣廠事件、NIKE關注血汗工廠、豐田汽車2010年危機…,我都躬逢其盛。因此,他在本書後半部的主張,包括將精實生產提升到精實企業,管理者與經營者責無旁貸;朝向製造以外的產業普及,甚至對社會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我也完全沒有缺席。兼具物質與精神文明的幸福企業,是實踐精實創造價值的目的,源自從公司治理出發的人性尊重。

我們共同的宏觀主張,也反映在對豐田汽車的觀察與期待。豐田汽車挺過2010年危機,最近在全球汽車電動化風潮中沉著應戰,顯示TPS結合顧客價值創造的卓越性(參閱拙作「洞察豐田汽車的全方位策略」,MA雜誌2024年12月)。正在日本靜岡縣打造的智慧城市(Woven City),則是應用在社會問題的一項全新摸索,值得屏息關注。

我與Womack擁有很多共同的朋友。Womack離開MIT創設LEI,比他平均年輕十歲的藤本隆宏、John Paul MacDuffie與我,分別在東京大學、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東海大學設立了各自的精實中心,推動學術研究與產學合作。Womack不辭勞苦應邀來台推廣精實思想,讓我們非常有感。像是用行動傳達:年歲堆積價值,只要精神與體力所及,致力於知識分享與經驗傳承,責無旁貸!

(作者是東海大學榮譽教授、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主持人http://lean.thu.edu.tw/)

精實奠基數位轉型 同步躍升產業競爭

機械公會感謝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支持推動精實轉型,已如滴水穿石滲入機械業製造思維中,影響力無遠弗屆。公會也逐步修正早期精實管理顧問們「先精實、再數位」的原則,強調數位與精實應同步精進與改善,相輔相成才能加速為公司提升競爭力。接下來應透過協助客戶挖掘痛點及需求,創造商機與利潤。

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指導,機械公會「2025年精實數位轉型論壇」,今(3/18)日下午於台中裕元花園酒店盛大舉行。本次論壇邀請了機械公會副理事長林奕杰擔任主席,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楊志清、機械公會莊大立蒞臨致詞。由精實管理大師,東海大學榮譽教授劉仁傑擔任論壇主講人,呼籲機械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性價比優勢已受到嚴苛的挑戰,應逐步轉向貼近顧客需求,為其解決痛點,以創造商機。論壇吸引超過200餘位企業代表參與。

全文連結:精實奠基數位轉型 同步躍升產業競爭

機械業性價比受嚴苛考驗 學者呼籲業者應轉向貼近客戶需求

台灣機械產業推動精實製造逐漸成形,東海大學榮譽教授劉仁傑18日受邀擔任台灣機械工業公會主辦「2025年精實數位轉型論壇」擔任主講人,呼籲機械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性價比優勢,已受嚴苛的挑戰,應逐步轉向貼近顧客需求,為其解決痛點,以創造商機。

全文連結:機械業性價比受嚴苛考驗 學者呼籲業者應轉向貼近客戶需求

日本大眾的台灣觀

這是今天上午在固定用早餐的咖啡館,一位常客送給我的《朝日小學生新聞》(2024年1月31日)。我雖然經常往返日本,卻是第一次知道這份以小學生為對象的報紙。
這份報紙用頭版報導台灣最新政情,反映日本大眾對台灣的關心,已經普及到小學生。這位常客說,他接受兩位讀小學的小孩的建議,退掉日報,改訂小學生新聞,閱讀報紙成為他們的共同樂趣;前天,台灣成為他們餐桌上的共同話題。
四十多歲的咖啡館二代老闆說,相較於過去,日本媒體對台灣的報導愈來愈多。他發現台灣越來越厲害,TSMC市值亞洲第一,已經讓日本最大企業豐田汽車望塵莫及。他甚至認為,相對於日本擁有外交關係的上百個國家,台灣毫無疑問最具親和性。

《報導者》獨家調查:台灣工具機流入俄羅斯軍工業和核子物理研究所

工具機是各種民用製造業和軍工業的重要基礎,而西方國家因俄烏戰爭對俄羅斯加重制裁之後,俄羅斯取得工具機的難度也隨之提升,但進口商仍有門路取得台灣工具機。

《報導者》與俄羅斯流亡記者合作,獨家取得俄羅斯政府的採購資料,發現來自台灣的工具機,近期已流入俄羅斯國營的軍工企業和核子物理研究所,但台灣廠商根本無力管控流向。

此外,台灣現行的出口管制規範和實體清單也存在漏洞,讓特定種類的工具機得以持續輸俄,也增加機器流入俄國軍工業的風險,恐讓業者誤踩紅線,亟需主管機關審慎正視。

全文連結:《報導者》獨家調查:台灣工具機流入俄羅斯軍工業和核子物理研究所

銓寶工業數位化精實管理示範觀摩會

機械公會在今(2023)年8月15日,舉辦銓寶工業數位化精實管理示範觀摩活動,機械公會副理事長林奕杰與40餘家推動精實改善的廠商前來共襄盛舉。工業局局副長楊志清率領金屬機電組副組長鄒宗動、技正顏有志ㄧ同前來參加,由銓寶工業董事長謝樹林親自接待,展開一場精實與數位轉型的學習之旅。

全文連結:銓寶工業數位化精實管理示範觀摩會

機械公會力邀台日TPS大師助廠商推動精實管理

由工業局指導、工研院及機械公會執行,在4月28日 舉辦「2023台日TPS大師論壇」,經濟部工業局金機組副組長鄒宗勳特別到場支持,並由機械公會工具機專委會會長莊大立擔任主席,台灣引興董事長王慶華擔任論壇主持人,東海大學教授劉仁傑,以及顧問桑原喜代和兩位TPS大師進行專題演講及座談。會中分享2010年代崴立機電導入精實管理的輔導經驗,同時展望疫情後工具機產業持續生產變革的方向。現場超過250位機械業產學研代表與會,包括20多個企業内部精實改善團隊ㄧ同參與。

全文連結:機械公會力邀台日TPS大師助廠商推動精實管理

機械公會偕銓寶示範數位化精實管理 從製程轉型實現淨零轉型

基於經濟部工業局多年來大力推動數位化精實管理成果,已逐步擴散到機電產業製造現場,自從2020年起推動3年以來,已促成近60家廠商投入精實改善。台灣機械公會(TAMI)也在今(15)日舉行「銓寶工業數位化精實管理示範觀摩活動」,共吸引40餘家推動精實改善的廠商前來共襄盛舉。

近2年工業局再將精實管理與數位系統工具整合運用,用來引導機械業者透過製程改善,銜接淨零轉型;日後也會陸續納入研發及供應鏈,以共同協助製造現場,精準生產客戶需要的產品,創造公司最大利潤。

全文連結:機械公會偕銓寶示範數位化精實管理 從製程轉型實現淨零轉型

機械公會28日舉行台日TPS大師論壇 助業者推動精實管理

【2023.04.28 工商時報】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獲經濟部工業局補助,協助台灣機械廠與零組件業導入精實變革,消除生產過程中的浪費,提高效能,進而促成節能減碳,逐漸收到成效。機械公會與工研院再度攜手合作,28日舉辦2023年台日TPS大師論壇,邀請東海大學教授劉仁傑與日籍顧問桑原喜代和兩人演講及座談,協助業者推動精實管理。

機械公會自民國109年起,取得工業局TPS補助計畫經費補助,TPS推動三年以來,已有近80 家廠商獲得補助,今年也會持續推動計畫。機械公會28日與工研院共同舉辦2023台日TPS大師論壇,由機械公會工具機專委會會長莊大立擔任主席,台灣引興董事長王慶華擔任論壇主持人,東海大學教授劉仁傑,以及日籍顧問桑原喜代和,兩人進行專題演講及座談,分享2010年代,崴立機電導入精實管理的輔導經驗,同時展望疫情後工具機產業持續生產變革的方向。廠商出席踴躍,還有20多家企業,動員內部精實改善團隊一同參與。

全文連結:機械公會28日舉行台日TPS大師論壇 助業者推動精實管理

機械公會力邀台日TPS大師 協助廠商推動精實管理

【2023.04.28 地方新聞】

產官學界通力合作,機械與機械零組件業導入精實變革已逐見成效。透過導入精實管理,來消除生產過程中的浪費並提高效能,進而促成節能減碳的效益。經濟部工業局金機組副組長鄒宗勳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數位化精實管理TPS補助計畫」,來促成數位系統與精實管理的融合運用,協助業者積極投入精實生產。

由工業局指導,工研院及機械公會執行,4月28日舉辦「2023 台日TPS大師論壇」,邀請台灣引興公司王慶華董事長擔任論壇主持人,東海大學劉仁傑教授,以及桑原喜代和顧問兩位TPS大師進行專題演講及座談,分享2010年代崴立機電導入精實管理的輔導經驗,同時展望疫情後工具機產業持續生產變革的方向。

全文連結:【2023.04.28 地方新聞】機械公會力邀台日TPS大師 協助廠商推動精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