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萬物論/軟硬整合 推動智慧製造向前進

【2017-03-15經濟日報】

新政府推動的產業政策以「智慧機械」率先起跑,而其發展的基礎就是台灣發展相當成熟的精密機械產業,其規劃以中台灣為核心來打造智慧機械之都,要讓台灣機械產業從「精密機械」轉型「智慧機械」。

為打造中台灣智慧機械之都,經濟部「智慧機械推動辦公室」已於2月7日進駐精機中心,蔡總統正式揭牌、宣示政府將全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導入智機化,初步將建構智慧機械產業平台,整合各家機械廠商與垂直整合上下游機械業物聯網,為「大肚山黃金60公里」機械業者引入智慧化機制,建立台灣智機產業生態體系。

實現智慧機械,必須仰賴資訊通訊技術(ICT)硬體、軟體與系統整合技術,使工廠生產行為具有物聯網、資料蒐集分析、人工智慧、虛實系統整合且具人機協同作業等特色,進而實現「智慧製造」的新願景。

在半導體晶圓製造廠、面板製造產業以系統化資訊進行管理已非新鮮事,但對於精密機械產業而言,在ICT技術應用與感知加值運用中間,則長期存在著缺口,以至於精密機械產業無法順利進行價值鏈串聯。

智慧機械被認為是台灣機械產業轉型的契機,其與ICT產業互相結合發展的智慧機械與製造,是目前台灣可與德、日大廠並駕齊驅,甚至有機會超越其前的產業。

這是築基於台灣過去幾十年在ICT所建立的一條龍供應鏈,相較於目前精密機械產業領先台灣的德、日大廠,台灣具備的優勢為更豐富、堅強的ICT技術能量及人才。

近年資策會與精密機械廠商累積多年的工廠實際驗證,發展出具有協同智能的基礎建設平台,建構出整體解決方案。其核心就是利用ICT技術掌握工廠巨量資料,將工廠內各種訊號數據,轉換為管理人員決策的可用資訊,提供關鍵製程資料的應用服務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更可將機械運作狀況鉅細靡遺地轉化為即時生產效率,並偵測設備異常現象和發掘出不良原因,提升精密機械作業資訊透明度。從生產流程中找出改善工廠作業效率的辦法,以系統化資訊,扮演台灣精密製造的良醫與顧問。

透過串聯工廠內各機台的資訊,使前端機台資訊可直接送往後端平台處理並進行分析,讓工廠管理者及時獲得生產數據,擺脫過去需等待報表產生後,才能解決問題的困境。

以提早因應、解決問題的Support(支援),代替檢討反省的Report(報告),工廠生產效率自然大幅提升。資策會目前與業者合作實證發展的跨機台整合加值服務,便是一項經過商轉實證且具有競爭力的智能化溝通管理平台。

在ICT技術與精密機械設備軟硬整合下,不僅能創造精密機械產業的新商機,以ICT技術推動台灣智慧機械前進,更能帶動資訊產業的發展。

做法上,有效整合現有台灣資通訊技術能量及累積多年的精密機械設備知識,以提升台灣的工具機產業品牌形象;台灣精密機械產業結合資通訊技術與人才,搭配創新銷售營運模式,將在全球製造業的分工當中扮演重要角色,進而擴大台灣的產品與智能服務特色,重塑國際價值定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