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匯價下探107 工具機族群受害

【2014/09/12 經濟日報】

日圓最新匯價已經貶破107.1日圓元兌1美元,外資傳產分析師認為工具機族群恐首當其衝,因為日圓貶值,訂單將流往日本,對台灣的上銀、F-亞德、東台、亞崴等,需密切觀察後續營收變化。

去年5月,日圓貶破103元兌1美元時,當時工具機龍頭上銀董事長卓永財跳出來批判,日本工具機的售價過去通常比台灣高出30%,但日圓頻頻貶值後,兩國工具機價格已相差無幾,讓台廠工具機業者面臨被轉單危機。

外資分析師說,如今日圓大幅貶破去年低點,工具機業者面臨的逆風困境恐怕更大。不過,目前多數外資對於上銀仍然看好後市;而F-亞德則面臨對手競爭,外資持中立看法居多。

貨貿談判攤牌 開始還價

【2014-09-12 經濟日報】

第九輪貨貿談判昨(11)日順利切進核心議題,正面迎戰面板、工具機、石化及汽車四大重點產業降稅諮商。儘管經濟部國貿局長楊珍妮不願證實是否已確保降稅,但專家分析,四大產業已進入叫價、還價階段。

楊珍妮昨晚再度以電話會議方式接受媒體採訪,並透露昨天已就外界最關切的四大產業市場開放議題,進行「實質性」的討論。討論內容包括雙方就四大產業的發展、產品結構情形交換意見,我方並拋出希望與陸方採行合作的方式,解決業者產品輸往大陸所遇到的相關問題。

各界關切830項農業項目是否已有所退讓?

她說,雙方還在充分交換意見,談判團隊將確保台灣農業永續發展、優先考量農民利益,並持續管制影響糧食安全與農民利益的「重要農產品」。

楊珍妮對四大產業是否已成功放入A籃(直接降稅)也不願鬆口,僅說雙方只就產業發展結構充分溝通,及就調降關稅的貨品項目,和如何調降關稅交換意見。但她深具信心地說:「我覺得雙方互相了解對方的立場,這就是進展。」

專家分析,這代表談判桌上的雙方,已就各自籌碼攤牌,並進行要價、還價。若仍無法達成共識,就有待雙方各自回去討論,一旦有具體進展,很快就能敲定下次召開諮商會議的時間。

11

今日重點:貿易救濟盼比照WTO待遇

第九輪貨貿談判今天進入尾聲,經濟部國貿局長楊珍妮昨(11)日表示,今天討論主題為「貿易救濟」,將比照WTO協議,一旦陸方商品低價傾銷來台,我可進行反傾銷調查,據此課徵反傾銷稅。

楊珍妮昨天表示,並未與陸方討論到貨貿談判完成的時間點,但有向陸方表達,中韓FTA談判即將結束,對我方造成很大的壓力;陸方也就此表示「了解」。

至於陸方的「了解」,能否幫助貨貿談判加快腳步?楊珍妮沒有正面回應。不過,她透露,今天會適時向陸方提出增加談判頻率。頻率是否為每季至少見面一次,須再與談判團隊討論。

本次貨貿談判地點意外曝光後,昨天上午,台聯組織部副主任張兆林率約50人聚集在酒店前抗議。

為了防止進一步衝突,宜蘭警方昨天一早就在飯店外警戒,嚴格管制非相關人士進入。

台經院:7月製造業景氣持續低迷

【2014/08/28 中央社】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天公布,今年7月製造業景氣值由6月的12.50分,上升0.01分至12.51分,景氣燈號維持低迷的黃藍燈。

台經院分析,受惠全球景氣持續復甦,加上電子產品熱銷,帶動7月台灣製造業生產指數及外貿表現,不過外銷訂單較上月小幅下滑,抵銷部份正面因素。

Read more

【MA雜誌63期】2014年08月 東海精實管理專欄《台灣工具機廠商精實改善的IE基礎:工程平衡分析》

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系 張書文副教授

1990年代初期開始,台灣工具機廠商開始嘗試性地引進精實生產思維,並進行合理化改善。2006年9月台灣工具機產業的整機廠與零組件廠,啟動了雙核心協同合作計畫(後來俗稱M-Team),並於2011年4月擴大籌組「M-Team聯盟」,更全面性地引進精實生產思維。有些非M-Team聯盟的廠商也積極地透過各種管道,引進精實生產的思維,並且開始體會到精實改善的效益。例如,慶鴻機電、台灣引興和台勵福等廠商,委託國瑞汽車輔導引進精實生產系統。…

Read more

台日產業合作 搞破壞性創新

【2014/08/26 經濟日報】

日本安倍政府正加大力度推展經濟產業再興戰略,以破壞性創新的思路與行動,重新打造日本的國際競爭力。日本要「脫孤離主義」,打破封閉式內需市場主導的僵固思維,開展國際技術創新等各種新模式合作,落實雙向國際化與自由化。台灣具有獨特優勢,與日本緊密合作進行破壞性創新。許多國家虎視眈眈,台日產業合作創新的黃金時期,大約只有兩三年,台灣需要有突破性與細膩性作為。

Read more

貨貿再延 陸市場利基恐輸韓

【2014/08/24 中央社】

中韓FTA進展加速,儘管台灣已準備好並盼加快談判腳步,但原本預定於8月底展開的貨貿談判再次延後到9月舉行,服貿卡關後,ECFA後續談判進展嚴重落後。

對於前陸委會副主委涉及洩密案,經濟部官員說,由於不知道具體案情內容,尚難評估洩密案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談判的衝擊程度,但年底前很難完成兩岸貨品貿易協議談判。

Read more

台灣Q2製造業產值增幅近5%

【2014/08/19 中央社】

景氣復甦,加上電子零組件生產旺,經濟部今天公布第 2季製造業產值新台幣3兆6656億元,年增4.94%,增幅為100年第3季以來最大。

受惠於智慧行動裝置新品推陳出新,推升晶圓代工、構裝IC、DRAM等生產量值顯著增加,第2季電子零組件業產值達9374億元,年增5.57%,生產持續增溫。

Read more

印度工具機需求看俏!津上傳大幅擴增當地產能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精實新聞) 2014-08-18

日經新聞16日報導,日本小型工具機大廠津上(Tsugami)將投下4億日圓於印度合資工廠內導入生產設備,正式量產工具機產品,以藉由在當地生產刪減運輸費用、提高成本競爭力。

報導指出,津上目前已利用清奈工廠以月產約10台的規模試產工具機產品,且因研判藉由試產所累積的組裝等相關技術水平已足夠,故決議正式導入量產,目標為在今年底將清奈工廠月產能提高至現行的3倍、達30台的水準。

Read more

內耗卡ECFA談判 先機拱手讓韓

2014-08-10 中央社

中韓FTA進展加速,一旦達陣,約32至85億美元訂單恐被搶走,而延宕10個月兩岸貨貿談判月底才重啟,評估年底談完機率低,讓業者不禁感嘆台灣內耗太厲害,屢失先機。

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加速進行,中國大陸與南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預定年底完成,而原本先洽談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談判進展卻反而停滯不前。

Read more

區域經貿整合 台灣無法迴避

2014-08-10 中央社

全球區域經濟加速整合,台灣無法迴避經貿自由化和國際化課題,在正面迎接挑戰考驗之際,或可進一步多方省思。

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加速進行,中國大陸與南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即將完成,而台灣卻停滯不進,華爾街日報(WSJ)日前刊登「台灣自甘落後」(TaiwanLeaves Itself Behind)評論,對台灣發出警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