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製造與亞洲四小龍

【2020.04.14香港01周報】

文/ 伍振中、毛詠琪

穿膠花、剪線頭、串珠仔是一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也成就了上世紀享譽世界的「香港製造」品牌,為這片獅子山下的土地寫下經濟傳奇。曾幾何時,香港與台灣、韓國、新加坡憑藉製造業並列「亞洲四小龍」,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工廠北移,叱咤一時的製造業慢慢褪色,產業向金融業和以旅遊為核心的服務業傾斜,製造業GDP佔比少於1%,工廈都變成party room與散貨場的集中地。

不聞機杼聲,惟聞遊客聲。當我們都以為「香港製造」輝煌不再時,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卻把它重新喚醒過來:企業把生產線改變用途,不諳機器或生產工序的各界人士都來生產口罩,實現了一場港產口罩奇蹟。兩個月前內地疫情壓垮了全球生產供應鏈,也令香港再思過度依賴內地生產的問題。觀乎昔日「四小龍」,唯獨香港的生產活力不再,各有成就的台灣、韓國和新加坡製造業,有什麼值得香港借鑑?港府與業界近年推動「再工業化」,香港再製造之路該如何走下去?

(劉仁傑教授受訪精華)

疫情下製造業的「新亮點」。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蔡英文政府近期頻打濃厚政治色彩的「防疫國家隊」計劃,為解決疫情衍生的口罩荒,當地30多間公司組成的生產團隊,花了45日時間設置了92條口罩設備生產線,令當地口罩每日產能由320萬增加到1,000萬個,並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口罩生產地。隨後,台灣的防護衣及隔離衣生產商組成了第二支「防疫國家隊」,支援當地第一線醫護人員,既突顯台灣製造業的實力,並且把剩餘物資出口。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教授劉仁傑向《香港01》表示,台灣「口罩國家隊」(如同台灣知名的台灣自行車A-Team等自主性跨企業團隊),說明台灣企業家具有「做對的事、輸人不輸陣的社會性格」。他解釋,計劃具有幾個特徵,包括環境與生存上的需要、自主性、半強制學習。其成功不是來自資金或技術,而是來自生存或解決危機的意願。他認為:「台灣製造產業的優勢之一,是與美國、日本及中國內地產業都有很好的聯繫,這使得台灣產業發展獨樹一幟。」

劉仁傑認為,香港擁有開放、多樣性及自律性兼備的人才,這特徵使全球企業都把區域總部設於香港,因此香港當前應在這個社會脈絡下認真思考未來的產業發展。

全文連結:【2020.04.14香港01周報】香港再製造與亞洲四小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