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貨貿 產業界盼有進展

2014-07-13 中央社

中國大陸近期與南韓、德國、美國在經貿領域有重大進展,然兩岸貨貿談判上仍停滯不前,電子和工具機業者提出建言,盼能有進展。

中國大陸近期與南韓、德國、美國在經貿領域有重大進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南韓總統朴槿惠3日發表聯合聲明,指中韓將在今年內完成自由貿易區(FTA)談判。

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日與德國總理梅克爾會談,雙方同意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推進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10日閉幕,雙方達成90多項成果,其中,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在負面表列清單與市場准入制度上有突破進展。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快馬加鞭,對台衝擊影響大。經濟部推估,台灣輸往中國大陸工業產品,恐有近1/4包括鋼鐵、工具機、汽車、面板、石化、紡織、玻璃等工業產品受到影響,其中,有2%至5.4%、約近32至85億美元商機,可能被南韓搶走。

台灣貨品貿易面臨關鍵的十字路口,電子和工具機產業提出建言,盼能有進展。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先前在股東會上提出,台灣和中國大陸可以先簽貨貿,再簽服貿。郭台銘認為,貨品貿易包括農業和工業的產品,對台灣實質貢獻會比較大。郭台銘指出,台灣的服務業市場有限,沒有辦法跟對方競爭。郭台銘表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其實是畫蛇添足,條例本身在審議過程就已經監督了。

郭台銘期盼兩岸貨品貿易條例可以先過,台灣有競爭力的工業和農業產品,甚至是台灣的電動車產品,可以銷到中國大陸,兩岸貨品貿易可帶動台灣實質經濟的進展。

在工具機產業,業者呼籲對中國大陸工具機產業發展潛力,不可輕忽。

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先前指出,中國大陸工具機發展對台灣影響大。他以美系智慧型手機製造機台為例指出,過去台灣供應其中9成製造機台,現在新一代美系智慧型手機製造機台,9成由中國大陸廠商供應。卓永財表示,製造機台的關鍵零組件還是由台灣廠商供應,不過可看出彼此消長的態勢。

對於中韓FTA,工具機業者呼籲,須審慎觀察中國大陸和南韓若簽署FTA、對台灣工具機產業造成的衝擊。
工具機業者指出,在中高階工具機領域,韓國廠商已對部分台灣業者產生不小壓力。雖然韓國廠商生產加工機的比重較小,但韓國和台灣在部分中高階車床產品的重疊度較高,互有競爭。

業者表示,南韓工具機產業由國家扶持,出貨數量多,在原物料價格上本有競爭優勢,若南韓與中國大陸今年底簽署FTA,南韓車床和綜合加工機產品可減免關稅,將衝擊台灣工具機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政府須高度重視。
工具機業界人士也提醒,原本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台灣車床產品的優惠措施,有可能因中國大陸要求提升車床自製率的期限,而在2年後結束。政府須未雨綢繆,協助台灣業者與中國大陸持續協商。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