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新聞2015

中韓草簽FTA 工具機影響不能輕忽

【2015/02/28 中央社】

中韓FTA日前草簽,對台灣工具機產業影響需合理評估,不容輕忽。如何取得台灣工具機產業發展的最大利益,端賴政府的高度智慧。

中國大陸與韓國25日草簽完成自由貿易協定(FTA),公布英文版協定內容。經濟部表示,對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相關產品降稅的影響「不容輕忽」,政府除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也會努力趕上FTA簽署速度。

經濟部初步研析我方關切的輸往中國大陸4大產業開放期程長,其中工具機數值控制器的自製率要求高。

Read more

工研院成立工具機科技中心 為我國推升全球工具機第3大出口國添助力

【2015/02/27 大成報】

「協助台灣工具機產業因應兩岸ECFA早收清單要求進口的工具機必須整機自製之挑戰,並讓我國工具機產業由單機輸出提升至整廠系統輸出;期將台灣從位居全球工具機第四大出口國推升到第3大出口國排名!」新任工研院工具機科技中心主任的陳來勝信心滿滿指出工研院工具機科技中心成立後任務目標。

工研院成立工具機科技中心,由原機械與系統研究所副所長陳來勝升任工具機科技中心主任,對準國產控制器發展及工具機的系統應用目標,加速建置我國高階工具機控制器及加工驗證示範系統能量,優化產業結構,以強化工具機產業聚落與國際接軌,切入高階新興產業商機。事實上,近30年前由科技大老趙耀東首倡「發展自動化工業、推展工業自動化」政策,並交由當時工研院機械所長徐佳銘博士全力執行,自動化工業中最核心關鍵技術之一的就是工具機控制器國產化,當年工研院機械所就定位全力發展開放式、人機介面(User Friendly)等特性的PC-BASED控制器,期策略性取代進口控制器並協助台灣工具機產業技術升級。

Read more

生產力4.0 經部搶救製造業

【2015/02/27 經濟日報】

台灣工作人口每年將減少18萬人,行政院長毛治國昨(26)日宣示,將從教育、企業發展、勞動與移民精進政策四面出擊,舒緩人口危機。近期經濟部還將提出生產力4.0方案,鼓勵青年重返製造業。

過去毛揆提人口問題,較少從產業、企業角度發想策略。不過,他昨天以台灣最古老的產業─鑄造業為例,描述這個從業人員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行業,最近差點消失,但因他們懂得運用3D列印技術,不僅救了自己,也讓年輕人有機會搭載新技術幫助這個老行業。

毛揆昨天主持新春記者會,一開場就請大家耐心聆聽「毛老師」認為很重要、卻少有人認真重視的人口危機。今年台灣15歲到64歲的工作人口達到1,700多萬人的頂峰後,未來每年將反轉向下,一年減少18萬人。

毛揆引用數據來自國發會。國發會認為,台灣工作人口快速消失,主要與台灣人「晚進(職場)早出(退休)」,也深受高齡化、少子化問題影響。毛揆說,台灣一年減少18萬人,十年就少了180萬人,真得很嚇人。

他表示,台灣工作人口快速消失,現在就要「起頭」做一些事。在教育上,要做到「適才揚性」,一個學生都不能少;在企業發展上,要讓產業升級轉型更細緻,國際間已提出的工業4.0計畫,要引進台灣;在勞動方面,要想辦法提升婦女勞參率;在移民精進政策上,也要加強爭取外國專才來台。

近期,行政院已敦促經濟部趕緊提出「生產力4.0計畫」,將優先在工具機、3C、醫療、農業等七領域。

工具機業:韓流不成氣候

【2015/02/26 經濟日報】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降稅期程及細節出爐,有關工具機部分幾乎都排除降稅,僅少數分五年降稅30%或分20年降為零關稅,衝擊大為降低,工具機業界也鬆了一口氣。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卓永財昨(25)日表示,台灣工具機產業受中韓FTA衝擊不大,因為南韓廠商實力「不成氣候」,真正的競爭對手是日本中高階工具機廠商,日圓貶值對台灣工具機的威脅嚴重於中韓FTA。卓永財說,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對外簽署的FTA愈多愈好。

高階工業邁進 毛揆:整合工業技術研發

【2015/02/24 中央社】

為朝高階工業產品大國邁進,行政院長毛治國今天表示,整合工業基礎技術研發及建立產業供應鏈是基本功,請經濟部檢視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行政院晚間發布新聞稿,毛治國今天聽取經濟部「深耕工業基礎技術佈局與推動進展」報告後表示,強化工業基礎技術發展方案已推展2年多的時間,已經有部分成果,為與其他相關方案的資源相互整合,達成更大效益,請經濟部等相關機關以研發的角度,再次檢視方案中各技術項目需求,以期在未來形成產業供應鏈,甚至能創造獨立品牌。

毛治國指出,經濟部工業局推展的相關升級轉型計畫屬於發展的範圍,而研究與發展應視為一體,因此請行政院政務委員顏鴻森督導相關計畫的整合,以使相關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行政院表示,「強化工業基礎技術發展方案」目標在於建立整合推動機制、扎根工業基礎技術,以及培育與擴大人才養成,由經濟部、科技部及教育部共同推動,推動期程自民國101年至105年,5年投入經費約100億元,全力支持產、學、研投入工業基礎技術發展,第一期優先投入10項工業基礎技術項目,涵蓋材料化工、機械、電子電機,以及軟體等4大領域。

在推動現況方面,截至去年底止,共引導116家廠商、28所大學校院,以及7所研究法人投入相關研發與深耕,累計衍生相關投資約為新台幣53億餘元,培育人數達2811人,並促成1213個就業機會。

另外,在工具機設計上,以往設計工時為90天,目前已縮短至1週。又如部分業者製造的加工機經改善性能,售價由550萬元提升至900萬元,而透過工業基礎技術計畫執行團隊的投入,國產示波器全球市佔率將由2.5%上升至7.5%。

行政院指出,面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必須全力深耕工業基礎技術,以確保製造業的競爭力,透過「強化工業基礎技術發展方案」的推動,可紮實製造業基本功,進而提升整體製造業附加價值,成為全球高階工業產品的製造大國。

七大產業「生產力4.0」 啟動

【2015/02/16 經濟日報】

行政院將推出台版「生產力4.0計畫」,目標是十年內可讓一個人領兩份薪水、完成三份工作。十年期計畫上路初期,將優先在工具機、3C、醫療、農業等七領域,導入物聯網、智慧機器人及大數據。

該計畫旨在因應今年起,台灣工作人口達到高峰後將日益減少,且正面對激烈的跨國產業競爭。經濟部近日已完成初步規劃,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暫定在4、5月舉行產業策略會議,在跨領域、跨業別凝聚共識。

Read more

東台董座:台灣不能放棄製造

【2015/01/29 中央社】

工具機大廠東台精機董事長嚴瑞雄表示,設備對於工業4.0階段仍非常重要,台灣製造業若能客製化、少量多樣,就有機會。他也認為,股王大立光競爭力就是來自製造,德國沒有放棄製造,日本繼續追求製造立國,台灣不能放棄製造。

嚴瑞雄下午出席2015天下經濟論壇的「誰能主導未來製造的話語權」專題論壇。並表示,近來工業 4.0議題很熱門,20年前台灣應該要進入自動化,不過中國大陸人工低廉,部分台灣產業外移到中國大陸,現在中國大陸工資上揚,自動化議題再度受到重視。

嚴瑞雄指出,從基層角度來看,設備對於工業4.0仍非常重要,主角還是設備,台灣仍有設備基層問題需要解決。他表示,台灣設備業者,7成外銷、3成在台灣,外銷市場在美國積極進行製造業返回美國的政策之後,正面臨新的課題。而台灣製造業的附加價值沒有上升,造成台灣10幾年平均薪資沒有上揚。

展望未來趨勢,嚴瑞雄指出,製造業要進入客製化、少量多樣,台灣製造業若能進一步客製化、少量多樣,就有機會。他更加表示,設備只要加入智能化元素,就可以發揮更好效能,智能化在工具機產業早就不是口號。而且製造業整合性的人才培養,非常重要,經驗傳承需要數據化。他建議,政府要有更明確的製造業政策,產業界會繼續推動台灣製造業升級。

台廠威脅大!森精機併德DMG、打造全球最大工具機廠

【2015/01/23 MoneyDJ新聞】

全球工具機大廠DMG森精機(DMG Mori Seiki)22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將以股票公開買賣(TOB)的方式於今年6月併購德國工具機廠商DMG MORI SEIKI(舊稱GILDEMEISTER AG),目標為將DMG MORI SEIKI的出資比重自現行的24.3%最少提高至50%以上,且出資比重不設上限(即有可能將持股增至100%)。森精機指出,若將DMG MORI SEIKI持股比重升至50%+1股、所需的資金為751億日圓,而若提高至100%、所需的資金為2,214億日圓。

森精機和DMG MORI SEIKI於2009年就進行資本/業務合作,原先並計劃藉由雙方相互增持持股的方式於2020年進行合併,惟據日經新聞指出,因上述合併手續難度高、加上事業環境急速變化,故讓森精機轉換方針,計畫藉由TOB的方式盡早將DMG MORI SEIKI納為子公司行列。

日經指出,全球工具機市場規模高達8兆日圓,且2015年工具機市場也預估將以美國為中心呈現擴大,而除了Yamazaki Mazak等大廠之外,台灣、南韓等新興勢力威脅也日益加大、與森精機的競爭持續加劇,故迫使森精機擬藉由TOB的方式併購DMG MORI SEIKI,擴大事業規模。

日經指出,森精機社長森雅彥22日也深具危機感的表示,要在研發上搶先一步,就必須藉由合併來擴大公司規模。

據日刊工業新聞指出,森精機合併DMG MORI SEIKI之後,其營收規模將增至4,400億日圓,將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工具機廠,且將遠遠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外銷訂單強強滾!日本12月工具機訂單額衝新高

【2015/01/15 MoneyDJ新聞】

日本工具機工業會(Japan Machine Tool Builders` Association;JMTBA)14日發表統計數據指出,2014年12月份日本工具機(Machine Tool)整體訂單金額(初估值)較去年同月大增33.8%至1,441.90億日圓,連續第15個月呈現增長、連續第16個月突破顯示接單狀況好壞界線的1千億日圓大關,且訂單額超越2007年9月的1,420億日圓創單月史上新高紀錄。

其中,因日圓走貶改善日本製造業出口獲利、提振日本企業更新老舊工具機的投資活絡,帶動12月份日本工具機內需訂單金額較去年同月成長31.0%至480.92億日圓,連續第18個月呈現增長,且訂單額連續第8個月突破400億日圓大關。

另外,因美國對汽車等產業機器及航空器用工具機需求強勁,加上中國市場對使用於製造智慧型手機的小型工具機需求夯,提振12月份佔整體比重約7成的外銷訂單金額大增35.3%至960.98億日圓,連續第14個月呈現增長、且月訂單額超越2014年3月份的904億日圓創單月史上新高紀錄。

累計2014年全年日本工具機整體訂單金額年增35.1%至1兆5,093.39億日圓、為3年來首度呈現增長,且訂單額僅次於2007年的1兆5,900億日圓、創史上次高紀錄;其中,2014年日本工具機內需訂單金額年增23.8%至4,963.38億日圓,外銷訂單金額大增41.4%至1兆130.01億日圓。

JMTBA預估,2015年日本工具機訂單額有望微增至1兆5,500億日圓。

台灣麗馳 推動TPS成效驚人

【2015/01/15 工商時報】

工具機大廠-台灣麗馳推動豐田式生產管理系統(TPS)成效驚人!該公司日前在大甲總廠內舉辦2014年度成果發表會,共發表品質控制管理流程(Q-GATE)、初裝發料改善、變化點管理、E化報工系統與建構安全職場環境等重大成果,獲到場參觀數十餘家M-Team聯盟廠商代表的一致稱許。

M-Team聯盟會長、永進機械董事長陳伯源大力讚揚台灣麗馳2014年業績能大幅飆升45%,寫下台灣工具機業傳奇,其認真務實推動TPS功不可沒,足堪做為M-Team盟員們表率。

台灣麗馳董事長胡偉華表示,為讓麗馳工具機組裝品質能達到國際大廠水平,該公司因而導入Q-GATE、Q-CARD等品質預防、控制與矯正作業流程,把工具機性能、精度與穩定性進一步提升,受到國內外客戶的稱許,創造出「高檔歐洲機品質、平實台灣機價格」的新賣點,讓麗馳新機訂單不斷湧入,出現生產線塞爆的盛況。

另外,麗馳過去因未對生產作業人、機、材料與方法出現變化時作重點管理確認,使機台達交率、成檢不良率表現欠缺理想,經全員認真檢討改善後,目前機台達交率已由每月55%提高至85%;成檢不良率由改善前的每月6件降低至2件;異常停滯時間由改善前每月40小時大幅減少至每月10小時,成效顯著,值得國內精密機械業界援引做為改進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