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5 月 2020

工具機廠商明年業績 拚年增10%

【2019-12-18經濟日報】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今(18)日下午假台中福華飯店召開第五屆第二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會中對明年工具機及零組件產業景氣展望樂觀,預估業績至少可較今年成長10%以上。

與會業界代表均認為,2020年在全球製造業供應鏈挪移大致定案,以及美中貿易爭端日愈趨緩下,明年第2季末整體出貨量可望增加,並逐月升溫。

甫於10月接任公會理事長的哈伯精密董事長許文憲,特別就今年9月11日面見蔡總統,針對工具機產業現今所面臨挑戰提出建言後,政府相關部會執行概況,向全體理監事說明。

會議中,經濟部工業局及經濟部技術處均有派員,針對所推出的輔導協助措施,進一步向產業界代表說明並交換意見,產官意見交流融洽。許文憲說,這是非常正向且有效率的交流互動。

許文憲指出,他深深感受到政府所帶來的暖意,感謝政府對於工具機產業的重視與支持,也期待相關政策能儘早落實。另外,他也感謝經濟部部長沈榮律,以及各局處首長在這段期間的用心。

對於產業未來發展,與會代表紛紛就公會所提供的2020全球工具機市場景氣推估報告交換意見。大家也訂下明年業務至少要成長10%的共同目標。

就長期來看,占全球工具機消費量近五成的汽車產業,近年來在EV(電動車)發展趨勢帶動下,生產製程產業鏈的變化,將影響未來五年工具機產品類型、商務模式及服務型態的發展。

針對這點,與會代表均希望政府應責成法人密切與工具機公會合作,進一步研究相關發展,以開發及穩住後續商機。

據統計,今年1至11月台灣工具機累計出口金額28.1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5.6%;全年度出口預估較去年下滑16.5%。

領導人應思考:我們需要精密工業

【2019-12-07聯合報】

我們都希望國人有比較好的生活,值得我們知道的是,很多歐洲小國土地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人民生活得非常好。這些國家不可能有廣大的國內市場,也不可能完全靠農業,他們的共同特色就是有非常高級的精密工業。所謂精密工業,是指高規格的工業產品。因為他們有這種產品,全世界變成他們的市場,而且這些產品也有高附加價值,整個國家也就變得富有起來。

以通訊產品而言,瑞典和芬蘭都是小國,可是他們都可以生產非常高級的通訊設備。以工具機來說,很多特別精密的工具機是瑞士生產的。瑞士是面積小、人口也少的國家,但我們常必須向瑞士購買工具機。難怪這些小國也都可以向全世界推出他們的高價工業產品。

舉幾個精密工業產品的例子,有一種線切割機可以做精密切割之用,這種工具機需要非常細的線。世界上最細金屬線的半徑只有十萬分之一米,這是很難想像的。再舉一個例子,如果我們想知道馬達轉了半圈,應該不是難事。可是馬達轉一度已經很難量測了,世界上有公司可以量測到一千七百萬分之一度。再舉最後一個例子,量測的精度到達一億分之一米,也有公司可以做到。

我希望政府領導人使得全國人民對精密工業有極大興趣,很多歐洲小孩從小就會被帶去展覽會參觀精密機械和量測儀器;當然政府領導人也先要知道精密工業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它對國家經濟的重要性。我們國家的工業產品必須越來越精密,因為不僅中國的工業水準在直線地提高,東南亞其他國家也都對工業有興趣。如果我們不能在工業上更上一層樓,我們經濟是很難變得更好的。

我更希望政府領導人知道我們國家在工業上也在進步之中,舉例來說,我們可以測量非常微小的電流,我們也可以製造奈米級的粉粒,而且這些粉粒不會結坨。這些技術都是國人自己開發的,顯示我們已經有一批非常高級的工程師,而且也有有耐心和遠見的企業主肯支持他們做長時間的研發。

但是我認為政府在推動精密工業上做得不夠,我們從來沒有在電視節目上聽到名嘴討論國家應該如何發展精密工業。很重要的一點,乃是精密工業的基礎建立在高深的學問和高級的工業技術上。希望政府能夠喚起全國人民對精密工業的興趣,更希望政府能夠培養優秀的工程師,這種工程師必定極有學問,而且也懂得工業上的一些基礎技術。

最可怕的是,國人對發展高級的技術沒有普遍的興趣。發展精密工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帶領國人走向發展精密工業,乃是政府領導人應該思考的。

全球傳動佈局智能智慧化 擴全系列產品線

【2019-11-22中央社】

傳動元件製造商全球傳動布局智能智慧化應用,升級自動化生產,擴展全系列產品線。法人預期,中國大陸市場對傳動元件需求回溫,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之後。

全球傳動主要產品包括滾珠螺桿、線性滑軌、滾珠花鍵等,今年各產品別業績比重分別是60%、29%、7%等。從市場來看,今年第3季中國大陸占比約69%。法人預期,中國大陸市場對傳動元件需求回溫,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之後。

全球傳動今年前3季稅後虧損新台幣2458.1萬元,每股稅後虧損0.25元,均較去年同期轉虧,其中第3季稅後虧損2717.7萬元,每股稅後虧0.28元。累計今年前10月全球傳動自結合併營收17.64億元,較去年同期29.51億元減少40.22%。

工具機產業回台投資 將迎春燕

【2019-11-16經濟日報】

面對不景氣,工具機暨零組件廠積極加碼投資台灣,包括程泰、亞崴、和大、台中精機、上銀、和勤等大廠,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統計,目前已有153家台商通過回台投資審查,累計投資金額逼近7,000億元。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台灣機械設備製造業今年產值約1兆625億元,較去年1兆1,676億元約減少9%;隨台商回台投資帶動部分機械設備需求,具體效益明年逐漸顯現,預估明年產值可較今年成長4%。

程泰董事會日前通過啟動嘉義大埔美二期廠房及擴增設備計畫,初期投資金額11.98億元。

上銀明年資本支出約50億元,與今年相當,除了大埔美等建廠外,主要用於汰舊換新,並增加新製程自動化設備,以提升生產效能。據了解,目前通過台商回台企業七成皆為上銀客戶。

貿戰拖累…十月出口『一邊飄雨一邊晴』

【2019-11-09聯合報】

財政部昨天公布十月進出口統計,出口規模二八九點九億美元,年減百分之一點五,累計前十月出口二七一二點七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百分之二點四。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今年出口表現受到美中貿易戰拖累,成長步調轉為平緩,牽絆我國出口動能,造成連續三季走低,第四季雖有望止跌,但全年負成長無可避免。

十月出口貨品表現維持「一邊飄雨一邊晴」,蔡美娜表示,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雙星報喜」,兩者出口規模皆創下新高,合計占總出口比重達五成,也是歷年最高水準。除因5G及iphone新機效應外,也與大陸企業因應中美貿易戰有「去美化」風潮,而使我國廠商接單量增加有關。

此外,蔡美娜指出,十月出口地區表現「不同調」,受到台商回流帶動,對美出口持續上升,十月出口規模為歷年單月第三高,年增率近一成八,在主要出口地區中最高,預計下月就可提前刷新歷年紀錄。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雖然是近一年最佳水準,但因比較基期偏高,年減百分之三點一。

財政部統計處昨天公布十月海關進出口統計概況,出口二八九點九億美元,累計前十月出口二七一二點七億美元,年減百分之二點四;進口為二五○點四億美元,年減百分之四點一,累計前十月進口二三四五點七億美元,年減百分之一點五。

統計處表示,十月出口中,塑化產品因國際需求減緩,原油價格徘徊低檔,年減逾兩成;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受全球鋼品需求滯緩,年減百分之十三點四;工具機出口更大減百分之廿七點三。

展望未來,蔡美娜說,近來貿易戰協商有進展,預期第四季出口持平或小幅增長。

美中貿易戰台灣受惠 王美花:對美出口增17.7%

【2019-11-06中央社】

聯合國研究報告顯示,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台灣是貿易轉移最大受益者。經濟部次長王美花今天說,截至9月為止,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減少7.2%,對美出口增加17.7%。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邀請外交部長吳釗燮、經濟部次長王美花等人列席,報告「我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與美國等各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並與理念相近國家強化『實質外交』之具體策略、進程與預期結果」,並備質詢。

國民黨籍立委江啟臣詢問台灣在美中貿易戰中得利狀況,王美花回應表示,根據統計,截至9月為止,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減少7.2%,對美出口增加17.7%。

王美花進一步指出,截至上週為止,已有151家台商回台,數量非常驚人;目前已經回來的台商會在台灣生產,因為這是長期布局。

另一方面,她也坦言,台灣工具機、機械業等業者確實受到中國訂單減少影響,廠商需要強化升級轉型。

此外,民進黨籍立委王定宇問及台灣與美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OPIC)的合作,吳釗燮表示,OPIC是美國政府機構,但資金來自私人;在OPIC重組後,資金將更加龐大,目前雙方正在討論未來的合作。

吳釗燮說,台灣不是OPIC資金的一部分,不過,相信雙方未來有很多合作機會。

至於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表示,期待與台灣合作,研擬設立台灣的「國際網路安全卓越中心」(International Cybersecurity Center of Excellence),使在台灣及全印太區域的公私部門能夠在資安議題上密切合作,並推動在太平洋島國的能力建設計畫。對此,吳釗燮說,就外交層面來說,這有很高的意義;成立這個中心相關的細節仍在討論中。

聯合國報告顯示,美國和中國的貿易戰使今年上半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受關稅影響商品減少350億美元;台灣則是貿易轉移最大受益者。台灣今年上半年對美出口較去年同期增加42億美元,增加的部分大多是辦公室和通訊設備。

RCEP完成談判 學者:對台灣傳產影響較大

【2019-11-05中央社】

RCEP談判7年有成,印度以外的15個成員國昨天宣布完成談判,預計明年簽署。學者觀察,自貿圈形成後雖對台灣高科技產業影響不大,但傳產感受壓力可能會以外移反映。

在泰國曼谷舉行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昨天發布聲明,宣布除印度以外的15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成員國完成談判,協定預計明年簽署。

由於台灣並非RCEP成員國,因此協定簽署後會對於台灣經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同時引起關注。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指出,RCEP簽署之前,東協國家與中國、日本、韓國已有自由貿易協定(FTA),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台商外移到東協國家布局的情形已經行之有年。

李淳觀察,雖然台商赴東協國家布局的情況在過去10年間已逐漸完成,但是隨著RCEP簽署之後,自貿圈的穩固成形,台灣的傳統產業必須再一次面對高關稅的問題,包含工具機、鋼筋出口到東協國家仍需繳交高額關稅,如果無法透過政策解決這個問題,傳產業界回應這種壓力的方式,就是到當地投資。如此一來,會對台灣形成產業外移的壓力。

傳統產業面臨的挑戰,李淳認為不能說沒有影響,這樣的影響是緩慢而長期。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指出,台灣是一個外貿導向的國家,部分產業的外貿覆蓋率確實是不足夠,因此若能加入這樣的區域經濟協定,確實有助於台灣的經貿情況。

邱達生不諱言,RCEP上路後一定會帶來一些壓力,除了過去已經到東南亞布局,或是因為美中貿易戰而進行風險分散的企業,台灣的紡織、石化、機械與汽機車零組件等產業確實可能受到衝擊。

邱達生觀察,RCEP並不是一步到位,因此影響會慢慢地發生,例如促使企業將資源投入受關稅影響較小的高科技產業,或是刺激傳統產業轉型。

除了傳產在東協國家面臨到的挑戰,李淳也提到簽署RCEP之後,原本沒有FTA關係的日韓、中日,可能會透過這項協定形成自貿關係夥伴,並降低一些在美中貿易戰下的衝擊。台灣在這樣的情況下缺少了一個降低衝擊的工具,因此多少仍會有些影響。

日圓重貶 工具機哀號:只有挨打的份

【2019-10-28聯合報】

日圓兌新台幣換匯價昨下探近五個多月來低點,讓飽受美中貿易戰衝擊的工具機產業雪上加霜。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昨直言,日本是我國工具機產業的主要競爭國,新台幣如果再一直升下去,台灣工具機產業在國際市場根本沒得拚,只有挨打的份。

新台幣昨天持續往升值方向挺進,避險貨幣日圓則相對失色,也使得台灣銀行日圓換匯價格下探新台幣○點二八四四元兌一日圓,創近五個半月來新低,收盤價為○點二八四七,專家認為,若美中貿易談判氣氛良好,台幣升、日圓貶的格局有可能延續。

柯拔希則表示,業界正在接第四季及明年第一季訂單,但值得擔憂的是新台幣兌美元,相對日圓、韓元、歐元對美元仍是強勢貨幣。尤其台灣正在拓展東南亞第二生產基地商機,日圓若持續貶值,恐將衝擊後續在東南亞的接單。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說,工具機對匯率敏感度非常高,業界不期望新台幣能夠貶多少,但至少應該比照日、韓腳步「跟緊一點」,否則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只會加速流失。

許文憲不諱言,美中貿易戰衝擊台灣工具機及零組件廠接單,大家都過得苦哈哈,如今日圓一直貶,台幣卻一直升,對工具機及零組件產業而言,無疑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政府口口聲聲說重視機械產業,就不能不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美中貿易戰火延燒,今年前三季台灣機械出口值為一百九十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八,若依新台幣計價為五千八百九十億元,則較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四,衰退幅度持續擴大。

搶救工具機產業!經濟部重固本、助研發智慧化

【2019-10-17經濟日報】

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今(17)日表示,為協助工具機產業固本轉型,明(2020)年投入6000萬元科專預算,協助業者投入提升產品性能與相關應用,以厚實技術研發能力,提升智慧化能量,業者可提出研發計畫申請補助。

行政院今日通過「工具機產業受美中貿易戰影響之因應策略」,提出「資金融通」、「擴大訂單」、「固本轉型」等三大策略。針對固本轉型,除了協助業者投入教育訓練及人才培訓外,經濟部針對工具機產業,於明年編列6000萬元科專預算,協助工具機升級轉型,投入研發。

楊志清表示,智慧化將是工具機研發投入主要項目,將以深化機台的設計分析、組裝製程、測試驗證、加工應用等技術及場域驗證,建立機邊/雲端(Edge/Cloud)之檢測、分析等技術,以達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等效益。

他指出,工具機科專預訂投入研發範圍將涵蓋上中下游,以現有機種作為技術與產品開發載具,針對關鍵零組件、整機及加工應用等面向,包含關鍵零組件及模組、加工製程及應用、機械設備校正及檢測、生產品質監控及保養等,都是研發補助範圍。

至於擴大內需方面,經濟部盤點台商回流投資計畫書,估計未來3年內,可為國內工具機業者帶來194億元商機,加上大專院校及高職、勞動部職訓中心、國營事業等設備汰舊換新32億元,合計可創造226.69億元內需。

楊志清進一步指出,預估至明年底前可先具體落實153億元工具機內需訂單,包括台商回流121億元,以及大專院校及高職、勞動部職訓中心、國營事業等設備汰舊換新32億元。

他表示,去年我工具機業產值1587億元,其中24%為內需,76%為外銷,預訂明年底前可落實153億元工具機內需訂單,約可填補工具機四成內需。

工具機春天何在?卓永財:分散製造、五軸加工機是趨勢

【2019-10-17聯合報】

中美貿易戰等因素讓台灣工具機產業景氣不振,工具機零組件大廠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昨受訪指出,中美貿易戰內含國家競爭問題,是遲早會發生的,產業界面對此,「分散製造」是未來不可擋的趨勢,而且工業升級已全球多元化,台商回台也必然會增加。

卓永財說,所謂分散製造就是不必集中一地,而是依客戶或有利之處在各地設廠,並透過工業4.0的製造思考來生產,達到最佳的生產和製造方式,這是德國人一開始講工業4.0就提到的,台灣一些人也不該短視的AI流行就一窩蜂的講AI,卻忘了工業4.0是該做的。

另外,即使是美國也在工業化,大陸也不斷在產業升級,東南亞也藉機在擴充投資和就業能量,最明顯的是越南在勞工短缺下,也搞智慧自動化,現在投資非常熱絡,全球的多元化和過去不一樣。

至於台商回台投資的趨勢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投資不是短時間,因為買廠商、土地要解決,還有人員等相關的事,本就不是半年、一年可以的。現在雖有感受到台商回台,但效益要反應出來大概要到明年下半年,就像越南今年下半年才感受明顯熱絡,真的要更熱應該是明後年的事。

卓永財也指出,愈是附加價值高的高端工廠,重新建立生產線和廠房的時間會更久,但若單純組裝,半年、一年就可以,但回台投資必然會增加,因為產業會重新思考,未來的經營策略何在,產品也必需符合全球的變遷,這也是台商未來必須走向升級和國際化必須要走的路。

他也預測,工具機必然會走向五軸、複合化的,廠商必須要跟得上,轉型和升級的腳步要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