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最新消息

現場觀察的價值創造(推薦序)

現場觀察的價值創造

劉仁傑

歡迎Jim Womack預定秋天訪問台灣,很高興台灣讀者有機會讀到《現場觀察》!

現場觀察是豐田汽車的基本思想。不論是當初大野耐一強調的現地現物現實,或者是豐田管理者的信條「到現場去觀察、問為什麼、表現尊重」,都表達了現場主義的信仰、TPS的精隨。直到1990年《改變世界的機器》成為全球暢銷書之後,這個精實思想才逐漸廣為全球的知悉。

然而,就我個人長期在企業的觀察,即使到今天,追逐流行的現場觀察,仍然遠多於實質受惠;精實系統知識,還有非常大的活用潛力。基於此,我十分樂意推薦本書,分享個人透過現場觀察創造價值的體認,同時呼應Womack擴大精實思想應用的宏觀主張。

現場觀察博大精深

應邀到企業視察演講,是我的教授生涯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僅在台灣的教學與輔導過程,在企業現場留下豐富的足跡,還曾經應邀在14個國家的企業現場,講授TPS的實踐與理論。

從現場觀察出發,結合TPS的知識教導與改善輔導,讓許多企業精進流程與提升獲利,特別是現場同仁因此充滿活力,最讓我引以為榮。

我喜歡大野耐一的現地現物現實。通俗的說,就是按照流程目的,直接觀察流程中的人、工、料、法;詢問原委,特別是表層看不見的真正原因;從對話中,鼓勵現場同仁表達意見、尋找方法,嘗試做看看…。視察現場時,我通常會用能夠接地氣的語言,講解流程中那些項目與顧客付款無關,消除這些浪費就是提高價值。並推銷我的精實改善三部曲,也就是讓「問題看得見→方法能理解→大家願意做」。

這個改善循環,不僅能提高現場流程的精實水準,也是活用數位工具達成精進目標的準則。最近在台灣機械公會舉辦的〈2025精實數位轉型論壇〉,還把它升級為精實數位轉型三部曲,引起廣泛的共鳴。

其中讓「大家願意做」,就是組織執行力,最為困難。從製程合併改善報告、擴大實踐的多能工培育,到單件節拍組裝線的全面落實,如果同仁沒有意願、幹部無法有效誘導,不可能成功。這個由負責人號召跨部門同仁進行問題解決與實踐的過程,就是反映領導人與管理者的人性尊重過程。長期而言,實踐水準來自價值創造活動與公司治理理念的相互拉抬。

價值創造從現場觀察開始,因此,讓問題看得見、方法能理解、大家願意做,也可以說是價值創造三部曲。

價值創造的機制與氛圍

從現場觀察到改善,第一步是凸顯問題與釐清問題,傳統的製程分析經常曠廢時日。值得慶幸的是,費時費力的工作,因為精實技術的成熟與數位工具的發達,已經變得相對容易。其次是激發員工相互啟發,包括提出改善方法、分享改善案例。第三則是在經營者的鼓勵、調整與測試,最終獲得實踐。透過三部曲的循環,形成一種饒富涵義的可持續改善機制,尤其是一種讓人們相互敦促、分享學習與成就實踐的氛圍。

失敗企業則剛好相反,現場瀰漫著看不見、不理解、不相信的負面圖像。走過無數現場,Womack說「認為自己做不到」是最嚴重的浪費形式。不相信是結果,原因在於問題看不見與不理解。數位科技大幅提升了流程的可視化,經營者在促進分享與跨部門整合上,扮演著領導與激勵的關鍵角色。在我領導的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中,90%的企業呈現了TPS產學合作的初期效果,但其中約有6成企業沒有持續,原因就是沒能讓這三部曲有效的滾動起來。

本書收錄了很多二十年前的現場觀察,今天讀來依然生動。譬如:2004年Womack 觀察到許多企業:MRP的官方計畫系統使用複雜的演算法來運算每個工程的最佳步驟,現場管理人員手動做成的真正在使用的計畫系統,兩者呈現對立。因此,他認為解這個問題的第一步,就是簡化流程,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資訊管理系統的需求。不禁讓人大聲喊讚!

他也提案:運用RFID來保證流程中每一件物品,同時達成降低庫存與不缺料。方法是「每件品項只有一個儲位,顧客從貨架上選取並放入購貨車,結算櫃台掃描條碼,就能夠獲得所需要的消費資訊。到了晚上,再由中央倉庫發貨,補充各家門店庫存。」他同時也警告:隨著獲得的 RFID 資訊量增加,也會使流程惡化,形成龐大的浪費。今天看來,RFID 是IoT的前身,他在20年前就提出了IoT的卓越應用與潛在問題。

精實數位轉型蔚為趨勢,我們期待企業同仁能夠從現場觀察出發,學習價值創造三部曲,特別是朔造可持續的機制與氛圍,迎接流程變革的挑戰。

邁向精實企業與幸福社會

在精實知識發展的歷史時空交錯之中,知識巨輪不斷前進。

1980年代末期,Womack共同領導的IMVP,勾畫出「精實生產體系」,影響深遠。同一時間,我正在日本神戶大學就讀博士班,建構了相對於歐美精英主義的現場主義架構,實地考察了豐田汽車、三菱汽車、Mazak、Okuma、亞瑟士等50家日本企業,歸納出現地現物思維取向的「日式生產理論」。

《現場觀察》收錄他在2001-2013年間的每月一信與回顧,可以說是擔任LEI創辦人兼CEO、致力於精實思想全球普及的隨想與紀錄。無獨有偶,我也在同一時間,開始我的海外研究暨輔導工作。因此,他在書中提到的孟加拉成衣廠事件、NIKE關注血汗工廠、豐田汽車2010年危機…,我都躬逢其盛。因此,他在本書後半部的主張,包括將精實生產提升到精實企業,管理者與經營者責無旁貸;朝向製造以外的產業普及,甚至對社會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我也完全沒有缺席。兼具物質與精神文明的幸福企業,是實踐精實創造價值的目的,源自從公司治理出發的人性尊重。

我們共同的宏觀主張,也反映在對豐田汽車的觀察與期待。豐田汽車挺過2010年危機,最近在全球汽車電動化風潮中沉著應戰,顯示TPS結合顧客價值創造的卓越性(參閱拙作「洞察豐田汽車的全方位策略」,MA雜誌2024年12月)。正在日本靜岡縣打造的智慧城市(Woven City),則是應用在社會問題的一項全新摸索,值得屏息關注。

我與Womack擁有很多共同的朋友。Womack離開MIT創設LEI,比他平均年輕十歲的藤本隆宏、John Paul MacDuffie與我,分別在東京大學、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東海大學設立了各自的精實中心,推動學術研究與產學合作。Womack不辭勞苦應邀來台推廣精實思想,讓我們非常有感。像是用行動傳達:年歲堆積價值,只要精神與體力所及,致力於知識分享與經驗傳承,責無旁貸!

(作者是東海大學榮譽教授、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主持人http://lean.thu.edu.tw/)

2025 TPS課程產學合作研討會 活動預告

2025 TPS 課程產學合作研討會:精實「智」造,邁向工業 5.0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開設的 TPS 豐田式生產體系(精實生產管理)課程已邁入第 35 年,由劉仁傑榮譽教授一手開創,從今年起由朱治垣助理教授正式接棒。課程模式延續優良傳統,結合理論與觀念傳授,並攜手企業產學合作,帶領學生至製造現場進行生產實務改善,旨在縮短學用差距,強化產學鏈結,從實務角度切入,協助企業提升製造與營運競爭力,多年來成果非凡,廣受企業青睞。

經過朱治垣助理教授帶領研究團隊及修課學生,偕同企業合作數月的製造現場實務改善,在今年 6 月於東海大學舉辦 TPS 課程產學合作研討會。會中將呈現學生團隊的改善成果,並結合最新精實管理趨勢論壇,期盼營造一個優質產學合作平台,更多企業加入 TPS 精實轉型的行列。

今年研討會的主題為:精實「智」造,邁向工業 5.0。在台灣學術界及產業界努力進行工業 4.0 轉型的同時,歐洲聯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在 2021 年提出了工業 5.0 的概念,將製造觀念重新聚焦在「人」之上。透過智慧製造、AI 等技術,如何能夠幫助我們進一步滿足顧客需求、加強供應鏈韌性、 及達到永續發展目標。此次研討會邀請兩位精實數位轉型專家學者與大家分享他們的精實管理研究及實務轉型經驗,同時探討精實管理在邁向工業 5.0 時代的重要性。

◎ 主辦單位: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

活動日程:2025 年 6 月 17 日(二) 13:30-17:30

◎ TPS 課程產學合作成果發表

主持人:朱治垣 助理教授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系

◎ 專題演講

主持人:黃欽印 教授 東海大學工學院院長

(一)從[人驅動]到[系統驅動],再回歸[以人為本]:AI 時代的 TPS 變革之路

演講人:許瑞愷 教授 東海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二) JJC 自働生產管理環:從現場改善到 AI 導入

演講人:楊大和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製造資訊與系統研究所

報名連結:2025 TPS 課程產學合作研討會報名表

網頁: https://www.ie.thu.edu.tw / http://lean.thu.edu.tw 

聯絡方式:04-23594319 #123 0900-085512

朱治垣 助理教授:cychu@thu.edu.tw

機械業 顧客價值創造 精英研討會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將辦理「劉仁傑教授 – 機械業 顧客價值創造 精英研討會」,邀請各公司經營者及營業負責人參加聆聽!本研討會為劉仁傑教授依據前場論壇廠商的提問,研擬出解決方法及建議方向,為營業部門的教戰守則,敬請把握報名。

一、時間:6月12日(四)13:30–16:30
二、地點:台中長榮桂冠酒店 桂冠廳
三、對象:經營者、營業負責人
四、費用:$2,000/位
五、報名連結:劉仁傑教授 – 機械業 顧客價值創造 精英研討會

2025精實數位轉型論壇,歡迎報名!

近十年,台灣工具機產業發展遇到了瓶頸。如果用過去 30 年作為範疇,可看到台灣向來自豪的「性價比優勢」已顯現出兩面刃的窘境。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特別邀請 TPS 教父-東海大學 劉仁傑教授撥冗演講,為正處在轉型或整合交叉點上的工具機會員們提出解方,敬請參加聆聽!

一、主席:機械公會 林奕杰 副理事長

二、主講人:東海大學 劉仁傑 榮譽教授

三、貴賓: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邀請中)

四、時間:2025年3月18日(二)下午 13:30~16:40

五、地點:台中裕元花園酒店 B1國際演講廳

六、主辦: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

七、聯絡人:機械公會 會務開發組 黃雅華專員、王篠傑專員、陳琦媛組長(02)2349-4666轉672、668

八、【報名網址】機械公會2025年精實數位轉型論壇

劉仁傑講授TPS創新挑戰 交棒年輕夥伴

地點就在裕元花園酒店的國際會議廳。6月28日下午在55家企業後援、兩百多位產學界同仁的熱情參與之下,劉仁傑教授講授了最後一堂課「TPS傳承的創新挑戰」;晚間則參與包括產業界前輩、系友與東海師生的93人「傳薪晚宴」。他非常感性的回首來時路,感銘產業界、東海師生暨歷屆畢業生的一路相伴!

劉仁傑教授的最後一堂課

劉教授的演講,聚焦在傳承與實踐TPS過程的3個創新挑戰。其中,15年來會員達162家的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結合每年舉辦的TPS課程產學合作研討會,所打造的「精實系統知識交流平台」,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個創新。他的演講內容將刊登在機械公會的《機械資訊》月刊,敬請期待。他同時承諾,在健康允許的有生之年,將以TPS志工自許,維護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網站、回饋會員夥伴,敦促精實系統知識的傳承、創新與永續發展。

對162家聯盟會員的感謝與承諾

同時,基於任職東海大學34年間的卓越成就,以及透過支援台灣企業升級轉型與推動台日產業合作,持續擴大東海大學影響力的潛力,劉仁傑教授獲聘東海大學榮譽教授。黃欽印院長說,這是東海大學這個年度唯一的榮譽教授,院系與東海,也一直受惠於劉教授的知名度與貢獻。

黃欽印院長代表校長頒發東海大學榮譽教授聘書

兩年前,劉教授婉辭東海工工系同仁的留任邀請,選擇以不佔缺方式繼續在東海大學開授TPS課程、推動產學合作。他說,當時主要是源於多家企業的懇切邀請,包括力山工業、鋐基手工具、矽品精密、上銀科技等的重要輔導。

此期間,朱治垣助理教授加入東海師資陣容,參與傳承小組,共商TPS課程與產學合作的延續。劉教授指著主持傳薪晚宴的朱老師,對王慶華董事長、蔡裕慶董事長等12位主桌貴賓說:「朱老師這學期全程參與課程,能夠親近學生、接企業地氣…」參與晚宴的畢業系友也透漏:「在東海的最後一夜,劉老師傳承有人,難掩喜悅之情!」。

右為朱治垣助理教授,銜接TPS 課程與精實中心

2024年TPS課程產學合作研討會 活動預告

劉仁傑教授1991年2月任職本系,歷任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與系所主任,國內外資歷豐富,連續34年開授TPS課程。他不僅開啟了新型態的產學合作,攜手企業現場啟發學生實作,還結合與時俱進的主題,讓TPS課程產學合作研討會屢創新猷、前來請益的業界人士絡繹不絕。

本系剛剛度過60周年系慶,劉教授應邀致詞時指出:「工業工程是研究與實踐流程科學的一門學問,雖然流程科學日新月異, 追求穩定(Autonomation)與配套(JIT)仍是不變的本質,這正是TPS成為全球顯學的關鍵…」贏得極為廣泛共鳴。他同時宣布將在本次研討會講授「最後一堂課」,分享終身研究與實踐的TPS,省思其傳承與創新之道,作為惜別大學講堂的獻禮。

本系深知,產學合作教育是百年大業,特別成立TPS課程傳承小組,讓這個由劉教授一手開創、知名國內外的TPS課程,永續發展。本研討會援例發表年度產學合作成果,並邀請熟知TPS的產業界前輩、業界代表、系友代表,以及明年接棒開課的教師擔任與談人,共同回顧過去、檢視當前環境,思考TPS課程產學合作的永續發展方向。

  • TPS課程產學合作成果發表

主持人:劉仁傑教授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系

  • TPS的傳承與創新:劉仁傑教授的最後一堂課

主持人:黃欽印教授     東海大學工程學院院長

演講人:劉仁傑教授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系

與談人:

蔡裕慶董事長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智慧電動車及綠能科技協會理事長

陳伯佳總經理   永進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李明擇總經理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朱治垣助理教授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系

主辦: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系

活動日程:2024年6月28日(五) 13:30-17:30

網頁: http://lean.thu.edu.tw

聯絡人:葉治平助理 ping96125@gmail.com, 04-23594319#138, 0955-825556

聯絡地址:40704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東海大學985號信

◎ 本活動須以企業為單位事前完成報名手續,歡迎洽詢。

聯盟公告:iSTC台灣代理業者訊息

iSTC社長兼CEO木村哲也社長在年度TPS大會演講,各方反應熱烈。其中,木村哲也社長開發iXacs,用有效電力的概念,應用IoT進行TPS型節能減碳,最受矚目。我們特別公告iSTC台灣代理業者訊息,回應各界詢問。

1.iSTC正透過台灣代理業者,在東海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的兩家廠商,導入與實踐。我們將從推動TPS、活用智慧科技觀點,發布適切訊息。

2.iSTC的代理商與聯絡資訊

   友嘉集團 智慧製造與數據服務部

   黃振倫專案經理(marcos@fairfriend.com.tw)

   地址:11066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186號

   電話:+886 955 385 580 分機 506

2023年TPS課程產學合作研討會

東海大學精實系統團隊連續33年開授TPS課程,近五年積極提倡精實智慧製造,主張結合顧客價值,擴大精實系統的實踐與智慧工具的應用,在產業界引起廣泛迴響。2020年以來全球掀起碳中和熱潮,各國紛紛制定可持續發展目標,台灣製造業面臨非常巨大的壓力。我們認為實踐TPS的消除浪費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節能減碳;智慧科技的可視化潛力,在邁向精實企業與碳中和過程,卻仍然停留在篳路藍縷的階段。

旭鐵工是1941年創業的豐田汽車一階零件廠。2013年來自豐田、2016年接任社長的木村哲也,運用IoT技術,截至2022年底,繳出提升產能43%、年省勞務費用4億日圓、節約電力22%的成績。他並於2016年設立i Smart Technologies,提供軟硬體的銷售與諮詢,服務企業已超過200家。2018年獲頒日本經產省製造大賞,被認為是活用精實智慧製造貢獻中小企業的典範。

本研討會援例分享TPS課程年度合作成果,並聚焦在全球精實智慧製造的最前線,邀請木村哲也社長現身說法。

日程:2023年6月27日 13:30-17:30

  • TPS課程產學合作程成果發表

主持人:黃欽印教授 東海大學工程學院院長

  • 精實智慧製造最前線:從TPS出發的智慧製造與節能減碳

引言人:劉仁傑教授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系

演講人:木村哲也社長 (旭鐵工株式會社 、 i Smart Technologies株式會社)

主辦單位:東海大學 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

聯絡人:蘇柏源 suchong0504@gmail.com

地址:40799東海大學985信箱 (台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電話:04-23594319 分機138 ; 0963-871907

  • 本活動須以企業為單位事前完成報名手續,歡迎洽詢。

『人工智慧應用於製造產業』園區人才培訓講座

📢歡迎教師轉知各企業共同參與

🔥『人工智慧應用於產業』園區人才培訓講座🔥報名中!!

本次課程主要為協助企業能有效運用人工智慧的邏輯模式整合精實管理與智慧製造,及透過智慧辨識偵測設備異常,降低維修成本、延長產品壽命,輔導企業朝智慧工廠與工業4.0邁進。

🔹時間|111.08.24(三) 14:00-17:00
🔹地點|台中工業區環境保護中心105教室(工業區27路17號)
🔹講師|東海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許瑞愷副教授、電機工程學系苗新元副教授
🔹報名連結|https://event.ithu.tw/2022080003

※注意事項※

  1. 活動全程免費,敬備茶點。
  2. 主辦單位保有修改變更本活動內容之權益,若有異動請留意中心公告及通知。

☎️洽詢窗口:東海大學產學與育成中心 林小姐(04-23508340)

2022東海大學「THU產業技術媒合沙龍」

聚焦「機械及製造」、「生技醫療」、「電資通訊」、「能源及環境科技」、「材料科技」、「文創及設計」、「管理及服務」等七大領域,集結16位教授、超過30件技術,歡迎各企業先進們即刻報名洽談,讓產、學攜手,共同翻轉技術價值!

媒合會資訊:
時間:2022年6月29日(三)上午10時至下午16時
媒合方式:線上一對一洽談,每場次30分鐘

技術介紹&廠商媒合預約:東海大學專利技術媒合網

step 1.點選上方「專利技術總表」,選定有興趣技術,閱讀詳細資料

step 2.欲洽談,點選右側「媒合詢問-加入媒合詢問清單」

step 3.想再看其他筆技術,請重複step 1.2,將多筆技術加入媒合清單

step 4.技術閱覽完畢,點選右側「媒合詢問-填寫媒合表單」

step 5.填寫基本資料、確認媒合需求技術是否正確→送出媒合申請

媒合會場次:
預計6/20當週公告場次及會議連結

重要注意事項(請詳閱):

  1.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6月13日(一)止。媒合場次有限,報名從速! 
  2. 報名時請務必留下完整正確聯絡資訊,若不克參加,請務必提前通知本中心。
  3. 系統接獲貴司媒合通知後將進行場次安排,並於會前以電子郵件方式通知洽談場次時間,敬請留意並準時出席。
  4. 本中心於會後將追蹤後續洽談狀況,以期適時提供雙方產學合作之協助。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與東海大學育成中心聯繫:
莊小姐、林小姐
TEL:(04)2350-8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