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相關報導

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與時俱進,創造單車新未來

文/黃亦筠 2013年6月,天下雜誌525期

劉金標更不是獨善其身、只求自好的企業家。他要帶動整個自行車產業共好。
二○○三年,中國吸磁效應,台灣自行車業外移,業者價格殺到見血。留在台灣的業者,眼看產業將走入末路。
劉金標找了美利達創辦人曾鼎煌商談。「我們雖然是競爭對手,但把競爭立場擱置一邊,先來捍衛台灣的自行車業,先來推動升級,」他取得對手曾鼎煌的首肯。
台灣兩大自行車品牌廠,找了供應鏈上十一家理念相近的業者,組成A-team。這是一個在成本、管理、技術的差異化、創新,集體向上提升的概念。
「自行車是成熟產業,要持續升級,精實的成本控管和顧客價值都要兼具,」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教授劉仁傑觀察A-team發揮的功能。
「劉董有一個『養魚理論』。只想抓魚,不養魚,魚遲早會被抓光,他要大家一起把餅做大,」A-team成員,全球自行車胎龍頭、建大輪胎董事長楊銀明說。
有了集體共識,台灣自行車出口單價,持續四年成長,打破兩大魔咒:第一,同業只能競爭,不能合作;第二,工業產品會愈來愈便宜。相反的,自行車單價成長了一倍。

單車傳教士  推單車新文化
「他像傳教士,還號召大家騎車健身,過去自行車只是代步工具,現在是生活時尚,」如今也騎車環島的楊銀明認為,劉金標的可貴之處,「不只為了巨大,是想為自行車產業做一些事。」…

本文摘自最新出刊天下雜誌525期【新創業精神】。文章未完,請前往天下雜誌網站登入瀏覽。

工工系劉仁傑教授出席科技部記者會 發表產學聯盟成果

【2014.07.03 經濟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央社】

本校工工系劉仁傑教授於6月25日應邀出席科技部記者會,發表產學聯盟合作成果。他帶領之「工具機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結合中台灣工具機產業供應鏈廠商的升級與轉型,聯盟的機制與成果,受到各界的矚目。

   為縮短產學落差,科技部推動產學小聯盟從實驗室接軌市場,同時希望透過學術界的技術服務,能全面提升我國產業的水準。科技部於6月25日舉辦成果發表會,邀請本校工工系劉仁傑教授團隊所帶領之「工具機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及中原大學「高抗汙薄膜技術產學小聯盟」進行成果分享。科技部工程司長馮展華說,國內產業界以中小型企業居多,需要挹注研發能量,透過鼓勵學術界與業界組成產學技術聯盟,參與聯盟的會員廠商至少增加7000萬元產值,部分廠商產能效率提升32%,後續衍生的產值,將更有助於台灣產業升級。

劉仁傑教授在記者會中進行簡報
                                    劉仁傑教授在記者會中進行簡報

Read more

工具機精實系統聯盟競爭力推手

東海大學精實系統實驗室主導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國際競爭力重要指標

【經濟日報/E1版/自動化專刊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

台灣工具機產業推動轉型升級,邁入新里程碑,由東海大學精實系統實驗室主導的「工具機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已成功吸引友嘉、台中精機及上銀等28家廠商加入,聯盟總產值初估超過700餘億元。這也是繼工具機聯盟「M-Team」之後,工具機產業第二個大型的精實系統聯盟組織,對我國工具機產業推動轉型升級、提升產品精度與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指標意義。

Read more

台灣引興 通過TPM優秀賞A類審查

經濟日報.E1版.自動化專刊.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台灣引興歷經七年努力,最近通過由日本設備維護協會(JIPM)設立的全面生產保養TPM優秀賞A類審查,成為全球第一家贏得該項優秀賞的風琴護罩、伸縮護罩、輸送機與工具機鈑金專業製造廠。

Read more

《工具機的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受到科技部大幅報導『只要用心 都能做到』

「工具機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前一年度表現績優,受到科技部高度重視於2014年3月11日接受採訪,劉仁傑教授將聯盟的核心關鍵技術做介紹,也帶領聯盟團隊呼口號「批量減半、產出不變,配套供料、產出有效,回歸原點、邁向頂尖」。在聯盟新一年度開始之際,目標引領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靈活迅速反應全球市場需求,增加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2014.04.18

採訪之拍攝過程

以下內容轉載至「科技部工程科技推展中心/績優產學小聯盟專刊」 績優產學小聯盟專刊工程通訊140期

http://www.etop.org.tw/jspui/news.showNewsContent.Action?do=msg-detail&msgNo=1157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