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MA2016

【MA雜誌86期】2016年11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當精實管理遇見生產力4.0》 文/邱創鈞

文/邱創鈞

近年來各先進工業國紛紛吹起一股「工業4.0」旋風,當精實管理系統遇見這股旋風,對生產製造管理會產生何種影響將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探索的議題。 Read more

【MA雜誌85期】2016年10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生產技術對台灣工具機業的意義及其發展方向》 文/吳銀澤

文/吳銀澤

友嘉集團於2016年初成立生產技術中心,由和井田友嘉精機日顧問川村良一擔任負責人。隨著TPS應用的穩定成長,結合生產技術的必要性與意義,筆者成功訪問了生產技術中心的川村技術顧問(2016年6月於台中和井田友嘉精機)。以下將透過訪問內容,介紹生產技術能夠為台灣工具機產業帶來的影響。

【MA雜誌85期】2016年10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生產技術對台灣工具機業的意義及其發展方向》 文/吳銀澤

【MA雜誌84期】2016年09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製造現場精實改善:自我診斷的簡易指標(4)》 文/張書文

文/張書文

前期提要:

1990年代初期開始,台灣工具機廠商開始嘗試性地引進精實生產思維,並進行合理化改善。2006年9月台灣工具機產業的整機廠與零組件廠,啟動了雙核心協同合作計畫1(後來俗稱M-Team),並於2011年4月擴大籌組「M-Team聯盟」,更全面性地引進精實生產思維。此外,有些非M-Team聯盟的廠商也積極地透過各種管道(例如,顧問公司、大學、國瑞汽車或政府法人機構),引進精實生產的思維,並且開始體會到精實改善的效益。在整個產業的涵蓋層面,也從整機廠、零組件廠與製程服務廠(機械加工或表面處理等)。

【MA雜誌84期】2016年08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製造現場精實改善:自我診斷的簡易指標(4)》 文張書文

 

【MA雜誌83期】2016年08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客製產品的協同製造》 文/巫茂熾

文/巫茂熾

工具機產品為滿足顧客差異需求,通常會用既有的產品架構,以局部修改或追加的方式,衍生新功能、新規格的多樣產品。同一款式很多樣式的產品策略,來回應顧客的需要。然而,我們經常看到,因跨部門的運作失靈。業務和製造對於產品細部規格的認知有落差,以及物料不易如期供應到裝配線,衍生重工、停工、交期失信,造成客製產品獲利和顧客滿意度不如預期的結果。

【MA雜誌83期】2016年08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客製產品的協同製造》 文巫茂熾

【MA雜誌82期】2016年07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淺談韓國的智慧工廠》 文/吳銀澤

文/吳銀澤

德國於2010年起致力推廣工業4.0,透過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等數位化科技,整合顧客與供應鏈夥伴,提倡大量個別客製生產的智慧工廠。工業4.0在德國政府國家政策帶動下,已經成為全球最受注目的製造議題(AMP),日本、中國、韓國、台灣等先進工業國家,紛紛按照他們製造業型態,配合國家環境,至力於邁向工業4.0的產業創新。本次專欄以韓國為背景。介紹韓國政府主張與製造業創新推廣的最前線。 Read more

【MA雜誌81期】2016年06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活用標準時間,管理前置期和負荷量,提升效率與能率》 文/桑原喜代和

文/桑原喜代和

以前曾和大家解說過TPS與機械加工的標準時間,這事則是以加工與組裝作業的標準時間為基礎,帶領大家試著去思考生產管理與作業的效率、能率。 Read more

【MA雜誌80期】2016年05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翻轉工具機,洞察生產財的顧客價值創造》 文/劉仁傑

文/劉仁傑

「客製產品愈來愈多,雖然有助於與大陸企業做產品區隔,但獲利卻愈來愈少…」一家台灣工具機總經理對我抱怨。 Read more

我與巴西機械進口公會 簽署合作備忘錄

【2016/5/6經濟日報】

外貿協會今天與巴西機械設備進口商同業公會(簡稱ABIMEI)簽署合作備忘綠,巴西是我國在拉丁美洲第二大機械設備出口國家,貿協表示,希望藉由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台巴機械產業更緊密關係,創造更多合作機會。 Read more

【MA雜誌79期】2016年04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製造現場精實改善:自我診斷的簡易指標(3)》 文/張書文

文/張書文

1990年代初期開始,台灣工具機廠商開始嘗試性地引進精實生產思維,並進行合理化改善。2006年9月台灣工具機產業的整機廠與零組件廠,啟動了雙核心協同合作計畫(後來俗稱M-Team),並於2011年4月況大籌組「M-Team聯盟」,更全面性地引進精實生產思維。此外,有些非M-Team聯盟的廠商也積極地透過各種管道(例如,顧問公司、大學、國瑞汽車或政府法人機構),引進精實生產的思維,並且開始體會到精實改善的效益。在整個產業的涵蓋層面,也從整機廠、零組件廠與製程服務廠(機械加工或表面處理等)。

【MA雜誌79期】2016年04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製造現場精實改善:自我診斷的簡易指標(3)》 文/張書文

【MA雜誌78期】2016年03月-東海精實管理專欄《拉動需求的自働化備料模式》

文/巫茂熾

存貨太高,要降低庫存,是企業內檢討會議的長青議題。比需求購買多一點的存貨可以吸收異常,比訂單早一點購料才能縮短交期,是零組件供應管理的慣例。然而,檢討分析發現,與需求脫節的存貨,對縮短客戶交期,實際貢獻不大,反而在為浪費加分。

怕斷鏈、要好買,結果買太多、買太早,出貨減少但存貨不降反增,是您我的痛。從庫齡資料分析可以發現,流動很慢的物料不在少數。每年都要處理呆滯物料,裝配線在缺料的同時也忙著擴建倉庫是鐵證。負責任的倉庫管理人員,忙進忙出為物料翻堆、防鏽,確保放在倉庫內的物料是良品。不當庫存潛藏的浪費是異常,但我們被成規馴化了,把異常視為正常。

如何兼顧交期,同時提高存貨周轉率,避免呆滯物料,讓存貨的負面作用越來越少,是物料管理決策者的職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