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傑主講「工業4.0」 工具機大廠出席

【2014/11/12 經濟日報】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智慧維護系統中心(IMS)主任李傑教授,日前受邀回台,以「工業4.0-製造業的未來」發表演說,吸引國內工具機業者如友嘉集團、東台精機、台中精機、榮田精機、喬崴進到場聆聽。

這場名為「工具機智慧製造整合技術」的技術論壇,由經濟部國貿局主辦,外貿協會、中衛發展中心(CSD)、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三大法人單位協助執行。

李傑表示,目前製造業不管是在零組件、裝配或切削加工各方面,皆注重精密度與效率,而「工業4.0」就是利用感測器應用的相關技術,讓機台能夠自我辨別本身的狀態是否良好,能夠自我比較、自我預測,甚至自我調整到最佳化。

李傑指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概念和大數據分析有密切關係。有關「大數據」的應用,重點在管理者基於資料分析來做決策,而非單純靠經驗和直覺,利用資料找出還沒發生的問題,加以預防,應用在工具機產業,即在機台還沒有產生問題的時候就可以預測機台的狀況,預先維修保養或汰換零組件。

論壇另一位講者為國立中正大學機械系的前瞻製造系統頂尖研究中心高永洲教授,講題為「CNC工具機加值應用技術」。

高永洲提到,「智慧製造」在國外發展出許多創新的應用,例如MAZAK推出了雷射結合銑削在同一部機器上,除了可以加工出難削、難成型的工件,也可以在原本破損的零件上做修復;又如DMG與OKUMA在CNC控制器上提供像手機APP的功能,讓機台使用者能下載所需的智能化功能,不斷新增在控制器上,操作畫面也更人性化。

觀察國內業界,東台推出了「快速首件產出」軟體,讓使用者能快速完成首次加工件;程泰也推出G.LINC控制器人機介面,提供了3D檢查與負載監控等機能。

主辦單位表示,近年來,全球製造業經歷前所未有的競爭,具有「差異性」的客製化產品,漸成為市場趨勢,不過,少量多樣的生產模式牽涉許多複雜不定的因素,這次論壇幫助業者了解目前全球相關技術的發展動態,並提供技術方面的良性互動,以提升台灣工具機業的競爭力。

工研院:高值化布局 業者:盼政府補貼

【2014/11/10 聯合晚報】

中韓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台灣廠商營運很受傷,根據工研院IEK預估,若韓國企業之中韓FTA利用率為100%,未來三到五年台製造業產值衰退金額最高可達6500億元;若為40%,也有2600億元;在四大製造業業別中,化工業影響最大,金屬機電次之,工研院建議廠商應往高值化布局,包括發展高階原料、高精密產品,工具機廠商也已經「動起來」,對外購併,對內也組成聯盟來因應。

台灣廠商因產業與韓國重疊性高達六成以上,在包括石化、工具機、電子產業都存在競爭關係,因此中韓簽訂FTA,享有關稅優惠,也讓台廠產品相對失去競爭力。IEK經理陳志強表示,對於各產業衝擊已難避免,廠商需要走向高值化,同時,除了韓廠之外,大陸對於本土企業的培養,相關本土石化業等崛起,更是台廠也不可忽視的部分。

工研院組長王興毅表示,台灣很多機械廠規模較小,年營業額不到百億元,高值化受限規模問題;不過,政府經濟部每年會有4~5億元經費讓研究機構與廠商合作,開發新技術。他建議,相較於韓、日、歐廠銷售地分散,台廠過於集中於大陸市場,應該進行市場分散,建議赴東南亞國家做行銷,讓廠商產品提高知名度。

王興毅指出,整體來看,台工具機廠已經開始反應,對外購併,對內也組成聯盟,避開單打獨鬥,以團體戰爭取市場。

因應中韓FTA,工研院組長曾繁銘指出,台韓化工廠雙方產品規格、價格很接近,建議台廠在原料部分朝向高階的耐衝擊等發展,並與下游廠商緊密結合,以保持競爭力。

【台北報導】

中韓達成自由貿易協議(FTA),對於台灣石化、鋼鐵、機械、紡織、面板、玻璃等相關行業首先受到衝擊。國內的石化工會、工具機工會及石化業者普遍認為,衝擊是一定會,對於產業前景將是一大考驗。

今日塑化業者表示,韓國早就是石化大國,現在又有FTA壓力,業者只能加快西進或是到東協市場布局,降低FTA的衝擊;石化業者指出,韓國一直是石化大廠,原本出口就非常有競爭力,中國又是目前石化需求量大的國家,國內石化產業未來面臨的困境會愈來愈多,除了希望兩岸ECFA(兩岸經濟架構合作協議)能擴大範圍外,也希望在中韓正式簽FTA後,國內政策也能有相關的輔助及補貼政策。

工具機工會認為長期影響很大,影響多大,目前需要評估;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則表示,機械高階產品出口稅率至少差10%-20%,這將是未來國內機械產業的最大考驗,期望政策能有相關的補貼政策。

沈國榮認為,中韓如果正式簽訂FTA,雖然國內也有ECFA,然而,ECFA 免稅的產品太少,對於國內機械產業的協助不大,目前高端機械產品都還沒有包含到ECF 裡面。估,中韓簽FTA,台灣機械產業的報關後的稅率至少會出現10%-20%差異。

業者表示,短期內,國內的高階機械業還有一、二年還有優勢,但是未來壓力會變大;廠商希望政府能針對FTA推出相關的退稅、或是減收稅率策略,減少FTA的衝擊;否則在競爭壓力下,廠商只能開始出走,到東協市場找生產基地。

中韓FTA 影響台車床與加工機

【2014/11/10 中央社】

中國大陸和韓國達成FTA實質談判。整體觀察,若中國大陸在車床和綜合加工機產品給予南韓零關稅待遇,將衝擊台灣工具機產業,對中國大陸自身影響,也有待觀察。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南韓總統朴槿惠。新華網報導,兩人共同宣布中韓自貿區實質性談判結束。

韓聯社中文網報導,習近平與朴槿惠兩人共同宣布中韓兩國就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達成一致」。

整體觀察,若中國大陸在車床和綜合加工機產品給予南韓零關稅待遇,將衝擊台灣工具機產業。

觀察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工具機產品項目,工具機業者指出,大部分以車床和綜合加工機為主,綜合加工機比重較高,與車床比例大約是6比4。

其中車床產品在先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談判下,已享有零關稅,但是加工機產品仍未享有關稅減免。

業界人士指出,雖然南韓廠商生產加工機的比重較小,但南韓和台灣在部分中高階車床產品的重疊度較高,互有競爭。

工具機業者指出,南韓工具機產業由國家扶持,出貨數量多,在原物料價格上本有競爭優勢,若中韓FTA對南韓車床和綜合加工機產品可減免關稅,將衝擊台灣工具機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政府須高度重視。

台灣車床產品在中國大陸零關稅待遇也面臨變數。工具機業者指出,中國大陸要求台灣車床產品的控制器關鍵零組件,自製率和國產比例要提高到60%,否則台灣車床產品原先享有零關稅的優惠,將在2年後結束,磨床工具機零關稅也即將到期。

在綜合加工機部分,台廠則面臨德國、日本和中國大陸的多重競爭。

近期中國大陸企業客戶,以國內無產製高階加工機為理由,向德國和日本採購高階綜合加工機,對內申請減免關稅。透過這種方式,德國和日本高階綜合加工機可以免關稅出口到中國大陸。

日圓貶值效應,也衝擊台灣工具機廠商在中高階、三軸或五軸綜合加工機產品的競爭力。日本工具機廠商在中國大陸的組裝廠,也透過進口工具機零組件關稅較低的優勢、以及日圓貶值效應,拉近在中國大陸組裝的高階工具機產品與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工具機產品之間的價格。

工研院IEK ITIS計畫先前統計,台灣機械產品出口值年約200億美元,其中約3成銷往中國大陸,剔除早收清單百餘項商品外,關稅逾8%產品多達2/3,稅率4%到7%也有1/3商品。

IEK ITIS計畫指出,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機械出口市場,因台、韓工具機產品品質與市場定位相似,一旦中韓 FTA實施後,對台灣工具機產業會產生衝擊,特別是在明年7月正式實施降稅後。

整體來看,中國大陸和南韓在車床和綜合加工機產品若達成協議,將衝擊台灣工具機產業。不過中國大陸視工具機產業為國防工業的關鍵基礎,持續扶持保護自身工具機產業,中韓FTA結果和後續效應如何,仍有待觀察。

整合海外工具機品牌 友嘉擬上市

【2014/11/06 中央社】

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表示,友嘉實業會是在台首家整合海外工具機品牌企業的上市公司。

友嘉實業集團與凱基證券今天在台中工具機展,舉行股票上市輔導契約簽約儀式。友嘉實業集團預計2017年申請上市。

朱志洋表示,友嘉實業集團將整合台灣、中國大陸、美國、日本、德國、義大利、韓國、印度等國的工具機品牌,申請在台上市,上市規模和市值,要超過目前工具機上市櫃公司規模。

他表示,友嘉實業集團包括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銷售服務等全方位,友嘉實業來自台灣,在台灣發展,要成為在台首家整合海外工具機品牌企業的上市公司。

朱志洋指出,友嘉實業集團在全球9個國家有42座工廠,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加工中心廠商,友嘉實業集團要跟全世界競爭。

台灣工具機業 搶轉單商機

【2014/10/31 工商時報】

日本工具機業2014年接單優於預期,來不及交貨急單可望釋出,加上三菱航空開發MRJ中型民航客機因大陸及印度訂單增加,有意釋出部分航太加工件訂單,不單漢翔主動出擊搶轉單商機,台灣工具機業者也進軍昨日登場的日本國際工具機展,參展家數居海外首位。

台灣區機械公會秘書長王正青指出,日本工具機業2014年前9月訂單破1兆日圓,全年接單金額從原先預估1.2兆日圓上修至1.4兆日圓以上,創歷史次高。主要受美國汽車及航太產業景氣好轉、日本政府提供百億日圓資金給予企業更新設備融資貸款、日圓兌美元匯率貶值,以及中國大陸行動裝置廠商、尤其是iPhone製造廠購買設備等激勵所致。

Read more

虎尾科大 永進機械 合辦學院

【2014/10/30 經濟日報】

累積超過60年工具機專業製造技術的永進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簽定雙方共同規畫成立「永進機械產業學院」合作意願書,並由永進機械投入產業學院基金做為雙方產學合作及公司人才培育與研發所用。

永進機械董事長陳伯源表示,永進機械是台灣第一家榮獲商品檢驗標準局頒發ISO-9001品保系統認證的工具機製造廠,在2013年更獲得日本TPM優秀繼續賞的殊榮,是全亞洲第一家獲賞的工具機廠。過去20年鑽研關鍵技術,在機型開發上持續創新,成功開發出五軸頭及自製分度盤。

Read more

行銷線上/形塑顧客價值典範 製造業新挑戰

【2014.10.30 經濟日報】文/劉仁傑

全球公認最能反映國際工具機技術趨勢的JIMTOF,今(30日)起在東京盛大舉行。由於9月間美國芝加哥國際工具機展(IMTS)盛況遠超過預期、今年日本工具機接單預估將達到產業界1.3兆日圓目標,迎接兩年一度峰會的慶典氛圍,不僅籠罩整個日本工具機業界,甚至擴及JIMTOF的最大海外參展國台灣。

主辦單位指出今年JIMTOF展現 3D列印、碳纖維在各產業實用進度、自動化等技術趨勢,同時結合日本造物DNA的傳承與全球普及。如果說國際展會同時兼顧當地市場需求,台灣工具機的積極參展與進軍日本市場,就非常值得關注。

不論是工具機產業或電機電子產業,台灣的最大優勢通常不是技術先進,而是在技術逐漸成熟之後,產品或製程服務的高性價比(Cost Performance)。

Read more

11家工具機廠 組航太級加工設備聯盟

【2014/10/28 工商時報】

由工研院輔導推動「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包括程泰、友嘉及台中精機等11家工具機大廠組成聯盟,再結合「設備主軸廠」的羅翌科技,以及航太認證輔導的漢翔航空工業,共同推動,成為台灣第一個「高值化航太級加工設備」聯盟。

該聯盟由主導廠商程泰機械代表申請「高值化航太級加工設備與應用整合性計畫」,上周五在經濟部技術處進行複審。經濟部技術處長林全能昨(27)日表示,全案的主審及委員,都表達正面的看法,只要聯盟再補送計畫書修正內容後,即可通過,若一切順利,最快12月開始執行,也不無可能。

Read more

価値創造型製造モデルに向けて :ミャンマー、台湾と日本の事例研究

工業経営研究学会『グローバリゼーション研究』Voi.10 No.1, pp.67-82, 2014年9月

台湾·東海大学  劉仁傑

要旨

2012年以降、製造業のアメリカへの回帰は国際経営の最重要議題となっている。本稿はグローバル経営の激しい変化を背景にして製造モデルの分析枠組を提示し、ミャンマーのWOF、台湾の崴立機電と日本の高松友嘉等三事例を以て検証を加えた。本稿は理論的実証的研究に基づいて、コスト削減型と価値創造型製造モデルを明らかにすることができ、さらに価値創造型製造モデルへ向けての製造モデル発展の理論を、意識改革、顧客価値提供能力と組織能力構築と三段階にまとめることができる。最近の日台ビジネスアライアンス、特に日本と台湾における日台合弁拠点の運営には価値創造型製造モデルが支持され、台湾と日本における製造企業の将来が垣間見える。

Read more

日經:上銀攻日 擬在日設廠

【2014/10/22 經濟日報】

上銀將強攻日本市場!除傳出將把日本營業據點與員工數擴增一倍,也考慮在日本設廠,並開賣產業機器人。

日經新聞網站報導,上銀計劃在2016年12月底前要讓日本的營業據點及員工人數倍增,且除了主力的工具機零件外,也將在日本販售支援生產線的機器人。

報導指出,上銀目前在東京、神戶等六個地方設有營業據點,希望儘速將營業據點數量倍增至12個,員工人數則打算從現行的100人倍增至200人左右,且要增聘銷售老手。

上銀主要市場為歐洲和中國,如今打算藉由擴編的方式,搶進日本市場。上銀已開始供應豐田汽車集團機械工具零件,該公司目前幾乎所有產品都在台灣生產,但將考慮在日本設廠。

上銀日本事業的業績並不對外公布,但截至2013年12月止的年度銷售額應該至少數十億日圓。

除了加強主流的機械工具零件銷售外,上銀也將在2015年度推出支援自動化生產線的機器人。

報導指出,上銀目標2016年度日本的營業額要達200億日圓(1.85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