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工具機相關新聞

工具機銷售 轉向東南亞

【2018-10-12經濟日報】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衝擊台灣機械設備出口表現,國內包括程泰、亞崴、高鋒等工具機大廠,不約而同將調整產品行銷策略,行銷主力擬由中國大陸轉往印度東南亞、甚至北韓市場,以分散風險。

業界指出,長期以中國大陸為主力市場的台灣機械設備產業,面對美中貿易摩擦加劇,不得不將目光轉向印度及東南亞,是否會引發新一波遷徒潮,後勢值得關注。

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不諱言,在美國總統川普強勢打壓之下,中國大陸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恐怕不久將因為廠商轉單及移轉生產基地的效應,逐漸由印度接手,這段過渡時期,東南亞可望首先受惠。

對此,和大與程泰集團都決定調整代理經銷布局,行銷主力將由中國大陸逐步轉往印度、東南亞、巴西、俄羅斯及美國市場。沈國榮甚至說,北韓與美國的關係正逐步改善,未來市場潛力十足,不失為下一個布局的重點。

 

美商貿易摩擦恐是持久戰 經部:為台商回流做好準備

【2018-10-04聯合日報】

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經濟部盤點有意返台大小台商共有30家,其中20家屬中大型的上市櫃企業,10家則為未上市櫃的小型業者,經濟部次長龔明鑫今天表示,種種跡象顯示美中貿易摩擦有持續性,將影響台商遷移腳步會越來越快,台商生產可能回流或移至東南亞,做甚至到美國、加拿大生產,經濟部會做好因應。

美中貿易戰也牽動台商生產據點布局,經濟部日前盤點包括網通廠、中低階自行車及零組件、石化產品、工具機及手提包等有意回台,估算約有20家企業表達意願;經濟部次長龔明鑫今天也透露,尚有十家未上市櫃業者有意回台,產業分屬紡織、塑橡膠、電子材料、汽機車零組件、機械業及金屬製品業。

龔明鑫表示,台商考量是否返台的關鍵在於「美中貿易摩擦是持續性還是短暫現象」,但他認為,越來越多跡象顯示美中貿易摩擦是有持續性的,例如中國代表團訪美談判無功而返,或美國總統川普多次提出將持續對大陸產品課稅等,研判台商移動的腳步會加快。

他分析說,目前台商仍以回到台灣為第一優先,但經濟部已告知回台必須升級與轉型,無法完全複製在大陸的生產模式。台商第二個選擇則是移到東南亞,經濟部要幫忙處理產業聚落與供應鏈問題,例如協助開闢當地工業區等。台商第三個考量才是到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NAFTA地區,將請外館協助。

龔明鑫表示,台商因應貿易戰第一階段將是產能調整;部分企業會先將部分產品移到台灣生產,可運用既有的廠房生產。但由於中美摩擦將是長期性的,台商未來恐不止調整產能,甚至生產基地也會跟著移動,經濟部會做好準備。

龔明鑫也說,廠商也擔心未來可能出現中國大陸產品在台灣「過水」,再轉口到美國市場的現象,「這樣對台灣不好」,經濟部對此將採與貿易商切結、加強訪查等防範機制,以符合歐美對產品附加價值率的規範。

漢翔拚智造 成本大降

【2018-08-29經濟日報】

航太龍頭漢翔(2634)與盟立自動化、工研院合作開發的「航太加工高精度機器人」,昨(29)日在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中首度亮相,漢翔董事長廖榮鑫表示,這對漢翔推動智慧製造可說是邁入新里程碑。

廖榮鑫指出,過去漢翔採用的高階五軸加工機,一台售價要四、五千萬元,如今使用航太高精度機器人來加工,一台只要五、六百萬元,預期可降低60%以上的加工設備成本,有助提升產品競爭力。

漢翔、盟立與工研院係於去年8月底簽署合作備忘錄,短短一年即展現具體成果,將有利於台灣廠商跨入高精密的航太加工產業,搶攻全球航太市場機器人加工製造的龐大商機。廖榮鑫相當開心的說,漢翔已購入八套機器人,後續將持續採購,以加速完成漢翔的智慧製造目標。漢翔昨天股價以30.65元、下跌0.1元作收。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所副所長蔡禎輝說,工研院所開發的「eMIO機器人控制器平台」,可有效提升機器手臂絕對精度達20倍以上,與漢翔、盟立宣示產研攜手,可讓機器人的加工精度達到航太等級要求。

廖榮鑫指出,航太零組件生產製造條件要求嚴苛,傳統多以加工精度佳的五軸工具機進行加工,隨著歐美航太廠商追求生產彈性化,近幾年開始尋求導入機器手臂進行航太零件加工。

然而,這項技術瓶頸在於機器手臂絕對精度不足,歐美航太廠商紛紛尋求國際機器手臂大廠和精度校正軟體廠商攜手合作提升精度。

廖榮鑫說,民用客機未來20年市場估可達6.1兆美元,航太等級加工設備需求遽增,隨著歐美航太廠商積極發展智慧製造技術,並投資機器人自動化加工裝備。

防科技滲透 先進國家對中國關上投資大門

【2018-08-22中央社】

從美國到歐洲,全球先進國家正對中國投資用力關上大門,且不限科技業投資案,凡是包含科技元素的眾多投資案都可能被掃到,從智慧暖氣機到自動割草機等種類廣泛。

美國總統川普13日簽署國防授權法案(NDAA),擴大美國外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審查權限,針對是否構成國安威脅,在關鍵技術、基礎設施和經手個資業務等3大領域加強審查,即使規模不大和被動的外來投資也不放過。

彭博報導,美方加強審查已有段時間,現在只是化成白紙黑字。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旗下螞蟻金服今年稍早被迫放棄併購美國的速匯金國際公司(Money Gram International Inc.),正因CFIUS擔心「不懷好意投資者」可能獲取使用速匯金支付服務的美國軍人個資。

而晶片大廠博通公司(Broadcom Ltd.)出價1170億美元併購高通公司(Qualcomm Inc.)的投資案,也遭到川普否決,理由是CFIUS擔憂,兩者合併後無疑會刪減成本,可能有助對手中國華為的技術發展。

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Baker & McKenzie LLP)駐華府貿易律師韓特(Rod Hunter)指出,過去「通報CFIUS與否採自願,或至少等到CFIUS找上門再通報」投資案;現在任何和「智慧」沾上邊的美國收購投資案,外來投資者都會遭到調查。

中國面臨的挑戰,不只是美國更傾向保護主義,或澳洲和加拿大也採取相似立場;連中資最近偏愛的投資目的地歐洲,態度也比以往強硬許多。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政府本月便首度否決中資收購德國企業提案,阻擋中資入股德國工具機製造商勒菲機械(Leifeld Metal Spinning AG)。

由於兩年前柏林放手讓中國美的集團買下德國機器人公司庫卡(Kuka AG),引發國內強烈反彈,柏林至今仍深受衝擊。

德國政府本月稍早還表示,計畫把歐洲聯盟(EU)以外資金的投資案必經審核門檻,由目前的入股25%降低。

就連面臨脫歐期限將至而亟欲拉攏中國的英國,也提議對小型企業併購、收購少數股份甚至收購智慧財產權的案子,都取消審核門檻,全部都得接受審查。

助攻中小企業升級 經濟部成立「智慧機械輔導團」

【2018-08-15經濟日報】

為協助中小企業導入智慧機械經濟部今(15)日成立「智慧製造輔導團」,將由顧問分團與服務分團提供不同階段協助,並持續推動智慧機上盒(SMB)設備聯網,協助中小企業加速導入數位化及智慧化生產。

根據任務分工,顧問分團邀集金屬機電、電子資訊、民生化工及知識服務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在提供諮詢診斷後,將建議報告上傳至智慧機械辦公室媒合平台網站,安排服務分團洽商合作。

服務分團則由工業局自動化、資訊服務與管理顧問等163家技術服務登錄單位及公協會服務團廠商組成,針對諮詢診斷建議報告對症下藥、媒合輔導單位,不僅可為企業解決問題,同時也能協助國內智慧製造系統整合廠商找到商機。

經濟部次長龔明鑫指出,輔導團今年度的目標,將提供260案以上的諮詢診斷服務、90案以上跨域媒合服務,並協助至少40案智慧機械與製造研發獲得補助與輔導。

為協助中小企業導入智慧機械,經濟部今年啟動智慧機上盒(SMB)輔導五年計畫,補助業者導入智慧機上盒,實現設備聯網數位化、生產管理可視化與智慧化應用,每台機上盒安裝最高補助2萬元、每案補助經費上限為40萬元、業者自籌款50%以上。

根據工業局盤點,目前中小企業逾5萬台仍未安裝,今年底將推動1,100台設備聯網,至2022年將陸續推動達9,100台設備聯網。

工業局官員表示,中小企業因為成本考量,在看到實際成效之前,投入會較保守,現階段將持續宣導,讓更多企業體會智慧機械帶來的效益,相信推動成效將逐年增長。

此外,經濟部今年也推動製造業中小企業供應鏈導入AI應用加值主題式計畫,希望強化北中南區域產業聚落的生產效率與國際競爭力,以及系統整合設計規劃服務能量,開創新型市場及服務商機。

官員指出,工業局將推動共用平台與中心衛星廠,前者是由同個產業共同接單,提高因應需求端的速度;後者則是針對如汽車製造業等供應鏈分工精細的產業,透過上下游供應鏈系統串連,加速生產效率、減少斷料風險,未來也期望透過數據累積,讓各產業聚落預測供需情形,提升訂單達交等目標。

根據盤點,目前重點產業聚落,優先推動北部成衣製造產業、光學製造產業、汽車零件業、電力機械設備業及電纜業;中部工具機產業、家具產業、毛衣襪子產業、塑膠模具產業及金屬加工製造業;南部模具產業、藥品產業、馬達產業及食品產業。

智慧機械產業白皮書:2025年總產值目標2兆元

【2018-08-13經濟日報】

台灣機械公會今(13)日發表智慧機械產業白皮書,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機械業朝向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邁進,公會已訂定短中長期目標,預計2025年達成總產值2兆元願景目標。

台灣機械公會今天上午發表智慧機械產業白皮書,柯拔希表示,台灣擁有機械產業和資通訊產業兩大優勢,不應該在工業4.0和智慧機械的新浪潮中缺席,今天發表白皮書,希望讓台灣產官學研有共同的依據藍圖。

海關出口統計,台灣機械設備今年前七月出口值16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1%,若依新台幣計價為4,745億元、年增10.4%。其中,工具機前七月出口值21.2億美元、年增17%,出口穩定成長。

柯拔希指出,2017年台灣機械業總產值突破兆元大關,到達1.1兆元,台灣機械業目前約有1.33萬家,就業人口約23萬人,機械業已蛻變為高科技的精密機械產業。目前,台灣工具機出口占世界第4,塑橡膠機械出口占世界第6,紡織機械出口占世界第6,製鞋設備出口占世界第2。

柯拔希表示,公會未來將持續朝向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的方向邁進,每年穩定成長8%至10%為目標,希望在2025年達成機械產業總產值2兆元的願景。

柯拔希強調,機械產值破兆的關鍵因素之一,在發展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所創造的高附加價值,這也是實現2025年機械業產值2兆願景的首要工作。

展望台灣發展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機械公會訂定短中長期目標,短期目標是將新舊機台聯網,聯網才能進一步地獲得更多資訊與加強管理。

中期目標是加速發展感測器與機械雲;長期目標是請相關研發單位協助機械業發展工業等級的感測器,未來可透過感測器及感測模組訊號的分析與回饋,來掌握機械加工的實際情況及達成異常監控的功能。

另外,機械公會已協助廠商推動12條智慧製造示範線,目前進行第3波6家示範線的整合與推動,吸引更多機械廠商投入發展智慧機械。

柯拔希指出,人才培育也是當務之急。因應工業4.0時代來臨,希望教育部協助各大專院校工程科系多培育學生具備機械、電子、資通訊、自動化及軟體等跨領域整合能力。

美中貿易戰火燎原 工具機公會:危機就是轉機

【2018-08-04中央社】

上銀集團董事長卓永財說,美中貿易摩擦,反而可能刺激全球製造業朝向智慧機械,這是很好的契機,台灣廠商需要保持不斷升級,才能因應變局,「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

卓永財指出,美中貿易戰對台灣工具機產業有弊有利,因為中國是台灣的主要市場,台灣工具機業可能受到間接的影響,不過中國更積極升級製造業,對台灣工具機業又不一定有弊;卓永財說,美國製造業要再工業化,需要機械設備,也有利於台灣工具機業。

工具機同業公會秘書長黃建中表示,工具機是資本財投資,若只是單純廠商投資地點從甲地換到乙地,對台灣工具機業不會有影響,但美中貿易戰況詭譎、影響層面廣泛,投資意願可能因此轉趨保守。

黃建中說,面對渾沌不明的局勢,自己又沒辦法做主,難免會擔心,除希望貿易戰能儘早塵埃落定,供應鏈確定後續設備投資,他建議,廠商應趁機提升效率,強化競爭力,才能掌握未來的市場商機。

根據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統計,美國與中國是台灣工具機出口的前兩大國,台灣工具機今年上半年出口中國比重達34%,出口美國比重約12%。

針對美中貿易戰是否會波及台灣工具機產業,經濟部目前已成立美中貿易摩擦因應專案小組,經濟部長沈榮津指出,工具機、網通設備及中低階自行車是較易受影響的產業。

美中貿易戰/經部四措施 助業者轉移生產地

【2018-08-02聯合報】

美中貿易戰再加溫。經濟部長沈榮津昨天表示,經部有四個因應措施,分別是協助台灣業者移轉生產基地、降低關稅障礙、提升產業競爭力,以及避免違規轉運與傾銷。

美國總統川普計畫將兩千億美元大陸商品的加徵關稅,從原本的百分之十上升到廿五,沈榮津對此表示,生產基地仍設在台灣的業者預估影響較少,且可能因為轉單效應受益,包括手工具、螺絲螺帽、光學產品等產業。

他指出,至於已在兩岸布局、最終商品銷往美國的業者,則較易受影響,相關產業包括網通設備、中低階自行車及零組件、工具機等產業。

經濟部表示,已成立「美中貿易摩擦因應專案小組」,針對生產基地移轉、降低關稅障礙、提升產業競爭力、避免違規轉運與傾銷提出做法。

沈榮津表示,台灣的土地、勞工及環保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希望是已完成轉型升級的產業回台投資,經部會給予協助,若有五缺問題都會協助解決。還未轉型業者,會協助業者移轉至新南向國家,轉移產業聚落。

沈榮津指出,目前推動工業四點○,會協助中小企業數位化、大企業智慧化生產,避免違規轉運與傾銷,已要求國際貿易局做好管控工作。

UL 首次亮相自動化工業展 促台美合作契機

【2018-07-30聯合報】

美國祭出製造回流政策,衍生龐大的國內自動化需求,加上美打貿易保護戰,間接給了台灣在地產業機會。國際安全科學領導機構,也是北美的認證權威UL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今年首次參加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展 (攤位L1405),並將舉辦公開研討會,說明出口自動化設備必須了解的相關法規,盼能協助台灣產業能掌握美國對於電氣與資訊軟體的認證要求,緊抓自動化設備商機。

UL 台灣總經理陳宗弘表示,美國製造回流,最直接推升的是自動化和工業機器人的需求。美國的自動化生產機械與技術一向仰賴國外進口,台灣的工具機械全球知名,只要善用優勢,有機會搭上返美製造商機。

據統計,台灣機械產值去年出口值達256億美元,成長21%。隨著美國貿易戰開打,台灣的自動化相關產業若能掌握時機,有機會拉抬成長,迎接潛在商機。

陳宗弘提醒,隨著工業物聯網的興起,現代製造結合了自動化與智慧化,各種工業機械設備、機器人等的認證要求,除了電氣安全、功能安全,也需進行風險評估,更得考量要符合未來物聯的資訊安全。另外,在北美,甚至要求自動化設備必須進行使用現場的建築、燃氣及電氣產品等認證或評估。這是台灣業者要切入此波商機必須注意的。

他表示,UL首次參加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展,將可為台灣產業提供美國甚至全球自動化設備在法規認證市場上的觀測,研討會亦將分享從安全、性能、風險、以及IIOT的資安要求等面相,對自動化設備的種種要求。

工業4.0論壇/智造變革 抓住升級契機

【2018-07-26經濟日報】

華南金控暨華南銀行董事長吳當傑昨(25)日表示,工業4.0時代來臨,為順應這波產業變革趨勢,扶持企業轉型升級,已訂定多項具體措施,華銀截至5月底已協助「5+2」新創產業業者,取得營運資金約3,600億元,其中對智慧機械產業授信更超過1,000億元。

經濟日報與華南銀行共同主辦「工業4.0大未來」論壇昨天登場,邀請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日月光半導體總經理暨執行長吳田玉等多位重量級專家與會,探討邁向工業4.0之道,以共塑台灣產業新風華。本論壇由日月光集團、和大工業、台灣港務公司擔任協辦。

吳當傑出席致詞時表示,工業4.0 的概念主要為工廠導入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慧、感測等技術來優化流程,進而對內提升良率與效率,對外調整供貨量,以客製化產品滿足市場需求,提升客戶忠誠度。

吳當傑指出,「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為5+2產業創新計劃中,第一個通過行政院核定的方案,政府以「連結在地、連結未來、連結國際」三大策略推動精密機械導入智慧科技,建立智慧機械生態體系。

在業者與政府共同努力下,據機械公會統計,去年我國機械業產值突破兆元大關、達約1.1兆元,年增11.1%,成為繼半導體、面板之後,台灣的第三個兆元產業;而台灣工具機在全球的出口排名也由第五名提升為第四名,並預期未來每年將維持5%至10%的成長速度,預計2025年總產值可達2兆元目標。

吳當傑指出,華南銀行積極扶持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已訂定多項具體措施,截至5月底已協助5+2新創重點產業業者,取得營運資金約3,600億元,其中對智慧機械產業授信更超過1,000億元。

經濟日報社長黃素娟表示,工業4.0已經是全球性的大趨勢,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而且發展速度非常快。工業4.0具有戰略價值,是評量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的關鍵,甚至會影響國力強弱。政府已將智慧製造列為「5+2產業」中的重點,透過產官學研共同提供經驗與意見,幫助台灣工業4.0更快速的發展,開創台灣經濟的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