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5 中時電子報】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4)日表示,我國去年工具機出口35.5億美元,逐漸追上義大利,出口排名全球第四,領先中國大陸及南韓。而全球工具機最大生產國及需求國仍是大陸。
【2015/04/15 中時電子報】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4)日表示,我國去年工具機出口35.5億美元,逐漸追上義大利,出口排名全球第四,領先中國大陸及南韓。而全球工具機最大生產國及需求國仍是大陸。
2014年台湾工作機械産業の振り返り
【当研究室整理】
2014年のアメリカ経済の安定、中国の自動化設備へのニーズ増加、世界自動車産業の隆盛と国内投資の復活により、国内工作機械生産額は1,494億元に回復し、年増率15.8%となった。2014年台湾工作機械輸出の月ベースは図1の通りであり、2003-2014年台湾工作機械産業の総生産額並びに輸出額を図2に付す。
【2015/04/11 中時電子報】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祕書長王正青表示,3月機械出口年減5%,雖低於整體出口衰退8.9%,但皆凸顯台灣整體產業競爭力弱化的警訊,政府應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文/張書文
1990年代初期開始,台灣工具機廠商開始嘗試性地引進精實生產思維, 並進行合理化改善。2006年9月台灣工具機產業的整機廠與零組件廠,啟動了雙核心協同合作計畫 (後來俗稱M-Team),並於2011年4月擴大籌組「M-Team聯盟」,更全面性地引進精實生產思維。此外,有些非M-Team聯盟的廠商也積極地透過各種管道(例如,顧問公司、大學、國瑞汽車或政府法人機構),引進精實生產的思維,並且開始體會到精實改善的效益。在整個產業的涵蓋層面,也從整機廠、零組件廠與製程服務廠(機械加工或表面處理等)。
文/巫茂熾
業務人員挑選主要和選項機能組合的產品製令,在裝配過程常發生不適合或不能組裝的問題。在檢討會議上,時經常聽到,「業務選錯功能配置,選A功能時,不應該又選B功能…」;「選甲功能時,應該要同時選乙功能…」;「教那麼多次也學不會」等發言。我們用技術觀點來檢討問題時,以上的言論聽起來合理,但對企業的實質貢獻非常有限。
【2015/03/19 經濟日報】 劉仁傑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昨(18)日開幕。相較於零組件霸主Shimano的支配性優勢,日本整車廠幾乎已在國際上銷聲匿跡。比較特別的是,今年日本自行車產業振興協會首度設立專區,集結11家企業來台參展。
擁有200年歷史的自行車產業,堪稱是模組型開放性產品的典型。自行車產品系統構成要素間關係單純、企業間系統資訊共享程度高、零組件間介面高度標準化,具備進入障礙不高、競爭激烈、很難維持高獲利等特質。
然而,Shimano、Giant等全球自行車與零組件龍頭企業,卻打破了這個魔咒。
【2015/03/18 經濟日報】
針對全球正夯的「生產力4.0」發展趨勢,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卓永財呼籲政府,應就產業發展環節中的關鍵元件-各類型工業級感測器(Sensor),儘速擬定及推動相關配套計畫,來輔導業者發展。
另外,對於我國工具機產業,在對外拓銷時所面臨的各項挑戰,業界也非常關注與國產控制器相關的配套如:大功率主軸伺服馬達、伺服馬達驅動器、乃至於相關產品在國際品牌形象的建立,這些都需要政府大力協助。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日前與經濟部工業局舉行工業政策及產業建言座談會,工業局長吳明機除說明工業局目前推動的「生產力4.0」計畫、ITA2及ECFA等相關進展,雙方並就產業面對國際競爭亟需協助事項,進行雙向溝通。
【2015/03/15 中央社】
韓國央行日前無預警降息,加上中韓草簽FTA效應,以及日圓持續走貶,台灣工具機產業壓力沉重「頭殼抱咧燒」,業者期盼政府在匯率政策能積極因應。
韓國的中央銀行「韓國銀行」12日出人意外下調利率至紀錄低點,決定將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基準利率史上首次跌破2.00%,成為1.75%。過去1周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幅度達2.65%。
觀察韓元走貶對台灣產業影響,產業界審慎因應。工具機大廠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指出,台灣和韓國出口產品重疊性高,韓元走貶,對於台灣包括石化、面板、半導體、工具機等產業產品,都會產生壓力。
【2015/03/12 經濟日報】
德商igus台灣子公司-台灣易格斯公司日前主辦「工業4.0」研討會圓滿成功,由德國易格斯工具機產業總監Lukas Czaja及拖鏈部國外業務經理Patrik Theisen主講,吸引超過200位貴賓與會聆聽。
「工業4.0」(Industry 4.0)的概念最早在2011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展(EMO)被提出。德國身為全球製造業龍頭,其現今的繁榮與成就是由許多工業產品的創新促成的,德國擁有許多跨國性的集團及規模較小但產品性能位居產業中領導地位的隱形冠軍。
近年來工業界最熱門的話題-「工業4.0」由「智慧工廠」和「智慧生產」兩個主要概念組成,「智慧工廠」意指智慧生產系統及過程,而「智慧生產」則涉及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應用,希望透過整合物聯網、雲端、數據及通訊科技,大幅改變現有傳統一條龍式生產製造模式。生產計畫將不再是提前幾個月制定,而是按照最新的情況靈活調整,來達成提升生產速度、彈性和效率,形成「智慧製造+服務」的全新商業模式。
德國易格斯工具機產業總監Lukas Czaja表示,易格斯身為工具機製造商最強而有力的後盾,早在數年前便開始針對工具機產業的動態傳輸應用進行產品開發與設計,輕量化、低震動、環保節能與安全可靠的資料、訊號、能量傳輸都是設計與改良的重點,符合「工業4.0」的未來發展藍圖。
Lukas Czaja強調,面對工業4.0時代大量資料及訊號動態傳輸的需求,以及針對工具機更節能的動態運行與降低保護拖鏈運行時噪音及震動的議題,易格斯都已有適合的解決方案,能夠與台灣工具機業者一起迅速面對工業4.0的變革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