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新聞2018

廣達集團廣明機器人 鎖定美國智慧製造

【2018-09-12聯合晚報】

廣達集團旗下廣明(6188)機器人品牌達明,在站穩亞洲後,今年積極搶攻美國市場,參加芝加哥國際製造技術展(IMTS),展出TM5、TM12、MWS等全系列產品,打造人機共存的智慧工廠解決方案。

達明指出,公司以內建強大的視覺系統及創新的友善使用者介面成為全球市場上銷售成長最快的工業機器人之一。成立兩年來,已銷售至歐洲、亞洲數十國,今年度更積極搶攻美國市場。

達明機器人以全美最大工具機專業展—美國芝加哥國際製造技術展為進軍美國的第一站,9月10日開始一連六天的展覽,展出TM5、TM12、MWS等全系列產品來提供各產業應用的解決方案。

達明機器人以完整的協作機器人產品線,搭配認證TM Plug&Play周邊配件/工具,滿足各產業不同負載需求,並整合工業4.0的各種應用,打造人機共存的智慧工廠解決方案。

內建智慧視覺的達明機器人,適用於各產業應用,但為滿足更多產業的需求,達明機器人今年度推出全新中高負載器人產品TM12和TM14,可負載能力大於市面上相同臂長的協作型機器人,載重高達12公斤和14公斤,工作範圍高達1,300mm和1,100mm。

達明全系列TM機器人都推出Mobile系列,可使用直流電,搭配高機能移動AGV,再結合TM Robot內建視覺系統執行定位和辨識,達到高相容與高彈性應用,是半導體產業及物流業的應用首選。

根據國際機器人協會估計,2018-2020年間,全球工業自動化市場將年增15%,協作機器人需求是工業革命4.0的重心之一,也是成長最快的類型。

達明表示,公司在海外擁有40多間代理商,為世界第二大的工業協作型機器人品牌。

蔡總統提三招 打造全球機械智慧之都

【2018-09-04經濟日報】

蔡英文總統今(7)日赴台中參觀「智慧製造試營運場域」,並為「全球智慧機械發展中心」揭牌,她在致詞時強調,政府持續落實「智慧機械產業創新推動方案」的三項重要策略,要將台中打造成為全球智慧機械之都。

蔡英文指出,去年我國機械業產值已突破1.1兆,成為台灣第三個兆元產業,現在也是全球工具機的第四大出口國,這是我們「智慧機械產業創新推動方案」的初步成果。

她說,智慧機械產業是政府推動「5+2產業創新」政策中成長速度最快的產業,台中又是最重要的智慧機械的基地,政府目標是要打造台中成為全球智慧機械之都,成為國際智慧機械產業的領頭羊。

她說明,只要我們發展既有的優勢,積極投入智慧機械的創新,就可以在國際供應鏈中,創造不可被取代的關鍵地位,但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落實三項重要策略。

首先是「連結在地」,去年成立了「智慧機械推動辦公室」和「智慧製造試營運場域」後,建立產、官、學、研領域的跨界平台,透過和台中既有的龐大精密機械聚落保持互動,培育跨領域的整合人才,就可以為「智慧機械」產業持續導入創新動能。

第二項策略是「連結國際」,尤其台中近年招商成效顯著,累積投資規模已經達到9,130億元,是全台第一,國際大廠帶來資金及技術,她在今年5月的「5+2產業之旅」拜訪了「智慧製造試營運場域」,看到示範產線運轉及相關技術。

蔡英文表示,迄今已有德國西門子、法國達梭、美國洛克威爾、微軟和日本三菱等五家國際級公司進駐共同合作,這些大廠在國際上具有領導性的地位,這些世界級的技術,加上台中發展完善的產業聚落,可說是重磅出擊,絕對可以打進「智慧機械」世界級的大聯盟。

蔡英文指出,在國際資源投注下,不只會帶動技術提升,更會在二年內訓練至少5,000名專才,未來政府也會整合國內外相關資源,打造「智慧機械」的人才養成網絡。

第三項策略則是「連結未來」,蔡英文說,持續將「工業4.0」跟AIoT的創新能量引入產業,透過領航跟主題式示範計畫,開發更前瞻的技術及解決方案。針對中小企業智慧化,政府也打造了「智慧機上盒」及「公版聯網平台」等工具,可以更即時的收集跟分析數據來調整製程,以最靈活的方式達到快速、少量及多樣的生產目標。

蔡英文表示,我國要繼續強化中央和地方合作,共同推動區域產業發展創新,建構國產化智慧機械系統產線。政府也會結合各方力量,進一步輔導產業,搭配診斷、媒介及導入智慧化能力,使智慧製造的創新更有效率。未來,工研院建置的「智慧製造試營運場域」和台中市政府規劃的「智慧機械發展中心」一定會緊密合作,實踐「全球智慧機械之都」的願景。

機械產業「智」造化 提升競爭力

【2018-10-29聯合報】

各種創新科技席捲全球,科技雖可創造眾多新機會,但企業若無法跟著科技進步,將面臨被時代淘汰的考驗。企業應有須轉型的危機意識,方能在變動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

舉例來說,運動品牌愛迪達在二○一七年轉型,將亞洲工廠全數遷回德國製造,以新形態的製鞋工廠「Speed factory」建立自動化生產線的客製化球鞋,並開放資源揭露預計推出的產品資訊給上游材料廠商,以提早研究材料。這就是改造傳統生產方式轉型升級,透過科技、服務、創新,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將企業推向工業四點○的智慧製造時代。

麥肯錫的調查報告指出,全球的機械市場以往大多集中在歐洲與美洲,未來將會轉移至亞洲,軟體與服務將成為價值增長與競爭的關鍵,企業必須提高機器價值並做出差異性。

台灣的機械工業從業員約卅萬人、一點七萬家廠商,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命脈,也是國家工業生產力的重要指標。台灣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設備的市場,也是全球第七大工具機生產國與第五大出口國,面對新科技和工業物聯網對全球製造業造成深遠的影響,台灣傳統機械業與製造業須加速轉型升級,投入智慧機械跟智慧製造的發展。

為協助台灣機械產業提升競爭力,工研院研發「智慧機上盒」,能夠讓運作幾十年的傳統工廠,趕上智造化腳步。在新世紀的製造業必須改變思維,要比拚的並非廉價勞工或成本多低,而是誰能符合客戶需求、誰對客戶而言較有價值,才能創造無人可競爭的藍海市場。(本文由劉文雄口述,記者李珣瑛整理)

9月製造業生產指數 連27紅

【2018-10-24聯合報】

經濟部昨天發布九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一一一點七九,年增百分之二,扣除春節因素,為連續第廿七個月正成長。經濟部指出,我製造業生產仍在穩定成長軌道上,但工具機出貨因大陸客戶觀望,致機械設備業生產僅年增百分之○點四六,須密切觀察全球保護主義興起的影響。

因九月機械設備接單翻黑,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王淑娟說,機械設備製程長短不一,短至一個月、長至半年,九月接單狀況不理想不一定會馬上反映在十月,甚至也不會反映今年的生產狀況,也就是會有遞延效果,因此仍有待觀察。

全球前三大工具機集團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天表示,美中貿易戰有如「龍捲風」,所幸友嘉已是跨國集團,能夠分散風險,但原訂今年成長百分之十的目標將下修為持平。美中貿易戰對友嘉集團的衝擊,主要因大陸汽車產業被美國課重稅,廠商投資設備意願下滑,朱志洋不諱言,友嘉近期在大陸市場的接單下滑約一成五,但美國、日本市場相對成長約兩成,歐洲市場則持平。

經濟部表示,九月工業生產指數一一一點四二,年增百分之一點五四,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一一一點七九,年增百分之二,雙雙創下歷年同月新高;第三季製造業生產年增百分之二點九一也創歷年單季新高,為連續第九季正成長。累計今年前九月製造業生產年增百分之四點一二。

王淑娟指出,在全球保護主義興起之下,且九月工作天數較少,我生產仍活絡,我製造業生產仍在穩定成長軌道上。而第四季為全球銷售旺季,各國際品牌大廠陸續推出電子新品,可望挹注我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預期十月製造業生產持續增溫,估計將年增百分之三至四。

她表示,九月製造業生產暢旺,其中電子零組件業年增百分之五點○一,為主要貢獻來源,主因是蘋果等國際品牌業者新品接連上市,帶動DRAM、晶圓代工、IC測試等生產活絡。

貿易戰瘋狗浪 襲向四產業

【2018-10-24經濟日報】

10月23日,原本前一天已開出平盤的中部條鋼龍頭廠豐興鋼鐵緊急下調鋼筋牌價每公噸300元,一個單純的降價動作,背後卻藏著一股詭譎氣氛,因為美中貿易戰發展至今,原本前景樂觀的鋼鐵業,現在開始感受到市場信心不足,不但中國大陸鋼市十一長假後未出現傳統金九銀十的「熱情」,各地買家充斥保守氣氛,今年被市場極為看好的原物料族群出現疑慮,貿易戰的衝擊正逐漸從下游機械工具機、汽車零組件等蔓延至上游塑化、鋼鐵等,四大產業嚴陣以待。

經濟部10月22日公布9月外銷訂單,機械產品意外翻黑,訂單金額17.4億美元,年減5.3%,為2016年8月以來首度負成長,原先預期美中貿易戰有望受惠轉單效益的機械業,從爽迎轉單到全力搶單,僅僅兩、三個月時間。

汽車零組件也早被美中貿易戰轟得暈頭轉向,G2互打效應超過原本汽車零組件廠預期,除原本在大陸廠生產銷美的產品受到影響,即使從台灣生產外銷部分也因北美GDP恐受美中貿易戰衝擊,影響需求。車王電並說,公司已將原本由大陸生產、銷往北美的產線移回台灣。

機械、汽車零組件屬產業鏈下游,隨下游需求逐漸受影響,上游也開始感受到涼意。

長期觀察鋼鐵產業的分析師說,今年鋼鐵市場其實很不錯,主因大陸不斷限產抑制供給,以量制價支撐鋼價;不過原先備受期待的第4季卻顯得有點旺季不旺,原因在市場信心。當前鋼材庫存低水位、供需健康,但大陸、東南亞鋼鐵流通行情已有偏弱跡象,這勢必會影響到中鋼明年第1季行情。

塑化也一樣,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衝擊市場信心,下游客戶陷入觀望、訂單縮手,處於供應鏈最上游的塑化原料報價出現鬆動。像是丁二烯價格上周暴跌11.3%,苯乙烯(SM)也重挫6.6%,另外五大泛用塑膠中的PVC、ABS上周價格跌幅都超過2%。

台塑董事長林健男先前就開出第一槍,在本月初台塑集團業績說明會中,預告貿易戰比預期嚴重,客戶備貨意願降低,造成部分塑化產品售價下滑,下修台塑第4季營運展望

林健男說,第4季需求萎縮還不會太嚴重,因為美國9月宣布對2,000億大陸進口商品課徵10%關稅,明年初再調高至25%,許多大陸廠商為躲避明年初關稅提高,搶著第4季出貨。等到明年元月關稅提高,恐還有一波挑戰。

中國反傾銷調查 盯上台灣工具機

【2018-10-17世界日報】

北京當局16日宣布,對原產於台灣及日本的立式加工中心機,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這是台灣工具機產業首次被中國大陸列入反傾銷調查對象,在美中貿易摩擦持續升溫之際,無異雪上加霜。

據了解,此次反傾銷調查被「點名」的台灣廠商共有五家,包括東台、台灣麗偉、台灣麗馳、永進及力勁。目前,台灣立式加工中心機銷往中國大陸的進口關稅稅率為9.7%,銷往中國大陸金額每年約50億至70億元。

東台集團及友嘉集團對此都強調,銷往中國大陸的立式加工中心機,平均單價都比中國大陸廠商來得高,並無低價搶市甚至傾銷的事實,集團目前正積極蒐集相關資料,將盡速填表說明。

此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被點名的廠商必須在公告發布日起算20天內,向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登記並提出說明。此次調查自2018年10月16日起開始,預計2019年10月16日前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20年4月16日。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說,台灣立式加工中心機銷往中國大陸的台數占比並不高,占總進口數量平均不到10%,與日本的80%相去甚遠,公會將主動與中國機床協會等相關單位說明與溝通,強調台灣絕無傾銷的事實,以維護廠商權益。

立式加工中心機產品廣泛應用於航太發動機和結構件製造、汽車發動機零件製造、模具加工、3C通信家電產品製造、能源裝備製造等。

據了解,中國商務部於今年8月中收到北京精雕科技集團、寶雞忠誠機床和山東威達重工等業者,代表中國立式加工中心產業正式的反傾銷調查申請。申請人請求對原產於日本和台灣地區的進口立式加工中心機進行反傾銷調查。

工具機銷售 轉向東南亞

【2018-10-12經濟日報】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衝擊台灣機械設備出口表現,國內包括程泰、亞崴、高鋒等工具機大廠,不約而同將調整產品行銷策略,行銷主力擬由中國大陸轉往印度東南亞、甚至北韓市場,以分散風險。

業界指出,長期以中國大陸為主力市場的台灣機械設備產業,面對美中貿易摩擦加劇,不得不將目光轉向印度及東南亞,是否會引發新一波遷徒潮,後勢值得關注。

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不諱言,在美國總統川普強勢打壓之下,中國大陸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恐怕不久將因為廠商轉單及移轉生產基地的效應,逐漸由印度接手,這段過渡時期,東南亞可望首先受惠。

對此,和大與程泰集團都決定調整代理經銷布局,行銷主力將由中國大陸逐步轉往印度、東南亞、巴西、俄羅斯及美國市場。沈國榮甚至說,北韓與美國的關係正逐步改善,未來市場潛力十足,不失為下一個布局的重點。

 

美商貿易摩擦恐是持久戰 經部:為台商回流做好準備

【2018-10-04聯合日報】

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經濟部盤點有意返台大小台商共有30家,其中20家屬中大型的上市櫃企業,10家則為未上市櫃的小型業者,經濟部次長龔明鑫今天表示,種種跡象顯示美中貿易摩擦有持續性,將影響台商遷移腳步會越來越快,台商生產可能回流或移至東南亞,做甚至到美國、加拿大生產,經濟部會做好因應。

美中貿易戰也牽動台商生產據點布局,經濟部日前盤點包括網通廠、中低階自行車及零組件、石化產品、工具機及手提包等有意回台,估算約有20家企業表達意願;經濟部次長龔明鑫今天也透露,尚有十家未上市櫃業者有意回台,產業分屬紡織、塑橡膠、電子材料、汽機車零組件、機械業及金屬製品業。

龔明鑫表示,台商考量是否返台的關鍵在於「美中貿易摩擦是持續性還是短暫現象」,但他認為,越來越多跡象顯示美中貿易摩擦是有持續性的,例如中國代表團訪美談判無功而返,或美國總統川普多次提出將持續對大陸產品課稅等,研判台商移動的腳步會加快。

他分析說,目前台商仍以回到台灣為第一優先,但經濟部已告知回台必須升級與轉型,無法完全複製在大陸的生產模式。台商第二個選擇則是移到東南亞,經濟部要幫忙處理產業聚落與供應鏈問題,例如協助開闢當地工業區等。台商第三個考量才是到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NAFTA地區,將請外館協助。

龔明鑫表示,台商因應貿易戰第一階段將是產能調整;部分企業會先將部分產品移到台灣生產,可運用既有的廠房生產。但由於中美摩擦將是長期性的,台商未來恐不止調整產能,甚至生產基地也會跟著移動,經濟部會做好準備。

龔明鑫也說,廠商也擔心未來可能出現中國大陸產品在台灣「過水」,再轉口到美國市場的現象,「這樣對台灣不好」,經濟部對此將採與貿易商切結、加強訪查等防範機制,以符合歐美對產品附加價值率的規範。

漢翔拚智造 成本大降

【2018-08-29經濟日報】

航太龍頭漢翔(2634)與盟立自動化、工研院合作開發的「航太加工高精度機器人」,昨(29)日在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中首度亮相,漢翔董事長廖榮鑫表示,這對漢翔推動智慧製造可說是邁入新里程碑。

廖榮鑫指出,過去漢翔採用的高階五軸加工機,一台售價要四、五千萬元,如今使用航太高精度機器人來加工,一台只要五、六百萬元,預期可降低60%以上的加工設備成本,有助提升產品競爭力。

漢翔、盟立與工研院係於去年8月底簽署合作備忘錄,短短一年即展現具體成果,將有利於台灣廠商跨入高精密的航太加工產業,搶攻全球航太市場機器人加工製造的龐大商機。廖榮鑫相當開心的說,漢翔已購入八套機器人,後續將持續採購,以加速完成漢翔的智慧製造目標。漢翔昨天股價以30.65元、下跌0.1元作收。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所副所長蔡禎輝說,工研院所開發的「eMIO機器人控制器平台」,可有效提升機器手臂絕對精度達20倍以上,與漢翔、盟立宣示產研攜手,可讓機器人的加工精度達到航太等級要求。

廖榮鑫指出,航太零組件生產製造條件要求嚴苛,傳統多以加工精度佳的五軸工具機進行加工,隨著歐美航太廠商追求生產彈性化,近幾年開始尋求導入機器手臂進行航太零件加工。

然而,這項技術瓶頸在於機器手臂絕對精度不足,歐美航太廠商紛紛尋求國際機器手臂大廠和精度校正軟體廠商攜手合作提升精度。

廖榮鑫說,民用客機未來20年市場估可達6.1兆美元,航太等級加工設備需求遽增,隨著歐美航太廠商積極發展智慧製造技術,並投資機器人自動化加工裝備。

防科技滲透 先進國家對中國關上投資大門

【2018-08-22中央社】

從美國到歐洲,全球先進國家正對中國投資用力關上大門,且不限科技業投資案,凡是包含科技元素的眾多投資案都可能被掃到,從智慧暖氣機到自動割草機等種類廣泛。

美國總統川普13日簽署國防授權法案(NDAA),擴大美國外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審查權限,針對是否構成國安威脅,在關鍵技術、基礎設施和經手個資業務等3大領域加強審查,即使規模不大和被動的外來投資也不放過。

彭博報導,美方加強審查已有段時間,現在只是化成白紙黑字。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旗下螞蟻金服今年稍早被迫放棄併購美國的速匯金國際公司(Money Gram International Inc.),正因CFIUS擔心「不懷好意投資者」可能獲取使用速匯金支付服務的美國軍人個資。

而晶片大廠博通公司(Broadcom Ltd.)出價1170億美元併購高通公司(Qualcomm Inc.)的投資案,也遭到川普否決,理由是CFIUS擔憂,兩者合併後無疑會刪減成本,可能有助對手中國華為的技術發展。

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Baker & McKenzie LLP)駐華府貿易律師韓特(Rod Hunter)指出,過去「通報CFIUS與否採自願,或至少等到CFIUS找上門再通報」投資案;現在任何和「智慧」沾上邊的美國收購投資案,外來投資者都會遭到調查。

中國面臨的挑戰,不只是美國更傾向保護主義,或澳洲和加拿大也採取相似立場;連中資最近偏愛的投資目的地歐洲,態度也比以往強硬許多。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政府本月便首度否決中資收購德國企業提案,阻擋中資入股德國工具機製造商勒菲機械(Leifeld Metal Spinning AG)。

由於兩年前柏林放手讓中國美的集團買下德國機器人公司庫卡(Kuka AG),引發國內強烈反彈,柏林至今仍深受衝擊。

德國政府本月稍早還表示,計畫把歐洲聯盟(EU)以外資金的投資案必經審核門檻,由目前的入股25%降低。

就連面臨脫歐期限將至而亟欲拉攏中國的英國,也提議對小型企業併購、收購少數股份甚至收購智慧財產權的案子,都取消審核門檻,全部都得接受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