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工具機相關新聞

研華領軍 秀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成果

【2019-08-22聯合晚報】

工業物聯網領導廠商研華(2395),以「共創物聯商機 航向智慧工廠新藍海」為題,在2019年台北自動化工業大展中,展出各行業最新相關應用;同時偕同共創夥伴達易智造、銳鼎科技,展示近年一同共創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成果。

研華主要展出智慧工廠戰情室、人工智能機器視覺、設備監控、效益可視化、運動控制、廠務能耗與環境監測等主題下的對應方案。

研華科技工業物聯網事業群副總經理蔡奇男表示,行業專家的系統整合商(Domain-focused Solution Integrators;DFSI)是協助產業躍向物聯網下一階段極為關鍵的要素之一,更是工業物聯網市場中價值貢獻度最高的一環。DFSI不僅能協助終端客戶建置、維運系統,更得熟悉如手工具、工具機、廢水處理等各專業領域需求。

研華近幾年加強與行業專家系統整合商的密切合作,更以少量投資方式,積極育成行業專家系統整合商,其中達易智造及銳鼎科技,即是研華邁向智能製造重要共創夥伴之一。

兩岸機械交流 產業鏈已成形

【2019-08-22經濟日報】

「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昨(21)日開展,「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也同步登場,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隨著工業4.0時代到來,兩岸相關產業鏈已然成形,交流合作將會更為密切。

值得注意的是,兩岸企業家峰會今年也首度加入交流。兩岸企業家峰會智能製造及裝備產業合作推進小組陸方召集人蘇波說,大陸製造業已進入發展的重要轉捩點,智能製造(智慧製造)是主要核心,商機可期。

蘇波特別提到,台灣友嘉集團在數控工具機、上銀集團在智慧傳動元件、台達電在智慧自動化的虛實整合上,都明顯優於大陸廠商,他期許未來兩岸應加強合作交流。據了解,陸方與會代表今天將參觀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並舉行論壇。

柯拔希指出,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今年邁入第15年,而1990年至今,台灣機械出口至大陸成長17倍,相當驚人,包括工具機、塑橡膠機、紡織機及製鞋機械等,都已將產品加入智慧化功能,製造業和機械廠商也正朝智慧製造目標邁進。

柯拔希認為,未來不管是IoT、遠距服務、預防保養、即時資料提供、可視化、機器人、感測器及機械雲等,都是兩岸機械業必須要努力的領域。

機械外銷 衰退幅度擴大

【2019-08-07經濟日報】

美中貿易戰威力不減,台灣機械公會昨(7)日公布今年前七月台灣機械出口值為15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6.5%,若依新台幣計價為4,633億元,則較去年同期衰退2.3%,衰退幅度有擴大趨勢。

台灣機械7月單月出口21.4億美元,月減4%、年減9.6%;以新台幣計666億元,亦較去年同期衰退7.9%。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則不諱言,今年機械出口面臨近年來最嚴峻挑戰。

柯拔希指出,今年前七月台灣機械主要出口市場幾乎全面衰退,包括出口大陸衰退15%、香港衰退18%、歐洲衰退2%、日本衰退0.8%、韓國衰退22%、印度衰退8%、土耳其衰退25%;成長的為美國成長5%、越南成長1%,新加坡成長9%等。

柯拔希表示,機械前七月出口達150億美元,平均每月21.4億美元,與去年平均每月出口22.8億美元有些差距,較去年同期衰退6.5%。

進一步分析前七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10億美元,其中減少代表國家,大陸占71%最多,其次為香港占7%,歐洲占5%,東協占9%。

情況較好的是新台幣對美元貶值,如果依新台幣計算,則衰退2.3%,匯差增加了4個百分點以上。

另依產品類別分析,今年前七月工具機出口18.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1.9%,電子機械出口23.1億美元、衰退5.6%,塑橡膠機械出口5.76億美元、衰退17%,紡織機械出口5.0億美元,衰退17%。

柯拔希說,業界正在接第4季訂單,但令人擔憂的是新台幣對美元,相對韓元、歐元對美元仍是強勢貨幣,業者利益均被匯率侵蝕,業界強力建議政府,新台幣匯率應貶到32至33元,才有助市場競爭。

貿易戰火延燒 機械衝擊擴大、紡織早有準備

【2019-08-03經濟日報】

美中貿易戰火延燒,不僅牽連國內科技產業,對機械業影響也正持續擴大,除將加速產業供應鏈轉移之外,國內工具機整機廠及組裝廠,紛紛傳出以「做四休三」方式放無薪假,並下修今年營收目標10至15%。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說,美國聯準會(Fed)剛在美國時間7月31日宣布降息一碼,川普目前卻在推特上立刻宣布,9月起將對中國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因距離開徵時間尚有近一個月,須要再進一步觀察。

依台灣機械公會統計,受美中貿易戰火延燒影響,台灣機械今年上半年出口累計128.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5.9% ,顯示出口面臨嚴峻挑戰。

面對機械出口衰退,柯拔希日前已經下修成長幅度。產業界也有心理準備,包括程泰、亞崴、高鋒等大廠,都陸續將今年營收目標下修15%至20%。

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則表示,觀察美中貿易談判的進展,美方對中國加徵關稅是早晚的事,業界正做好轉移生產基地的準備;惟估計有三分之一的台商因人力問題或廠房已蓋好,而暫時走不了。

針對加稅上路,業者將有因應對策,例如美國進口商和大陸出口商應會各自分攤一半稅率,而可以確定的是「中國製造」回不去了,產業供應鏈已轉移陣地。

至於紡織業,相關業者表示,多數台商都已經將生產基地移轉至東南亞,影響不大。儒鴻董事長洪鎮海表示,儒鴻下半年訂單已滿,此事衝擊不大,公司會在東南亞第三地另闢基地以分散風險。目前儒鴻主要生產基地在越南。

洪鎮海強調,美中貿易戰破局對大環境或多或少都會有影響,品牌商與通路商下單的信心會偏保守,但對於儒鴻來說,因下半年訂單滿,所受衝擊不大。

機械設備轉移效應浮現 工具機客戶觀望氣氛濃

【2019-07-30中央社】

美中貿易戰機械設備業出現產線轉移和轉單效應,機械公會表示,台灣業者找尋第二生產基地,加上剛性需求,轉移效應浮現。工具機公會指出,客戶觀望氣氛仍濃,觀察美國下一步動作。

經濟部統計處29日公布當前經濟情勢概況,分析美中貿易戰對台灣生產及出口影響,報告提到,電腦電子及光學業、電力設備及配備業、機械設備業,是中國大陸受影響前3大產業,三者合計在去年美國自中國進口額2577億美元中的占比達48.9%。

其中今年上半年機械設備業對美出口且屬301清單產品者成長,看出轉單效應顯現。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貿易戰美國對中國大陸貨品加徵關稅態勢尚未明朗,台灣業者持續找尋第二生產基地出口產品,需要添購自動化和智慧化設備,轉移效益開始浮現。

柯拔希指出,智慧製造趨勢帶來的剛性需求持續存在,今年11月公會將組團到印度和越南考察商機,明年也規劃前往印尼、泰國等地。

展望今年台灣機械產業,他預期下半年台灣機械業產值可望好轉,有機會較去年同期轉正,今年台灣機械產業產值力拚新台幣1.2兆元之上,較去年可望成長5%之內。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黃建中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指出,某些美系廠商生產據點開始轉移到台灣,帶動3C產業加工景氣回溫,不過下半年工具機景氣變數仍大,整體情況要等到9月中旬歐洲工具機大展(EMO)之後才會逐漸明朗。

黃建中指出,採購工具機的客戶目前觀望氣氛仍濃,資本財投資仍相對低迷,市場持續觀察美國總統川普對於貿易戰的下一步動作。

不具名市場人士透露,由於中國市場景氣不佳,部分日本工具機大廠透過降價方式,將工具機產品轉銷往美國,而台灣工具機產品銷往美國關稅大約在3.9%到4.2%區間,相較之下韓國工具機產品銷往美國零關稅,台灣工具機產品在美國市場仍有不小的競爭壓力。

傳動元件大廠上銀總裁卓永財日前預期,第3季台灣工具機產業景氣不會比第2季好,主要是中國大陸工具機市場衰退,加上東南亞工具機廠商因貿易戰持續觀望,仍有多餘產能,工具機相關零組件仍有庫存待去化。

卓永財並預期,第4季台灣工具機產業景氣恐怕也不樂觀,可能不會較第3季佳。

越南投資太熱 經部示警

【2019-07-23經濟日報】

經濟部次長王美花昨(23)日示警,越南成為東協各國最熱投資國家,全球熱錢湧進越南,但現在當地搶工搶得很厲害,若是在越南完全沒有土地的台商,建議將生產線移往其他東協各國。

王美花昨出席經濟部投資處主辦的「台灣-東協、印度投資策略夥伴論壇」,她表示,美中貿易戰已造成國際供應鏈的結構性轉變,而這樣的轉變,台灣半導體、3C、機械設備和工具機產業面臨嚴峻考驗,更突顯全球布局、分散風險重要。

王美花指出,有很多台商向她反映,現在越南搶工搶得很厲害,因此經濟部建議,原來已在越南有地的台商,還是可以到越南試看看,但若在越南完全沒地的,則建議將生產線移往其他東協國家,否則到越南,地和人都是問題。

截至目前為止,通過審查將回台投資的廠商已達93家,王美花表示,經濟部除歡迎台商將高附加價值的產線移回台灣,政府也同時積極協助台商新南向布局,針對廠商需求與產業特性,引導移往新南向國家,協助移轉生產基地。

王美花也提醒,儘管現在新南向各國的勞力相對比台灣充分很多,但即使到新南向國家,台商一定要注意「自動化設備的提升」,才能因應快速飆漲的工資,避免每五到十年就再度面臨一波人力成本的挑戰,解決長遠問題。

另外,王美花也建議,廠商也可以前往具有產業群聚效應的新南向國家投資,或者號召台灣上下游業者共同到當地形成聚落,事實上,經濟部已與一些產業、國家洽談此事,以政府力量協助台商去南向國家找地。

日韓貿戰燒 產業恐受累

【2019-07-18經濟日報】

日韓貿易紛爭延燒,外界關切台灣是否受到波及,三三會理事長許勝雄昨(17)日表示,面板、電子跟製造業都可能受到影響。三三會副理事長林伯豐則說,影響有好有壞,但負面較多,包括可能引起供應鏈重組、半導體產品價格競爭等。

許勝雄指出,台灣面板及半導體業跟日本關係非常好,看來應不受波及。不過,日韓針鋒相對,要是半導體原料供應短缺,甚至斷鏈,將打亂全球市場秩序。另外,台灣加工製造業也可能會受影響,這部分還要持續觀察。

林伯豐說,對台灣來說,日本是很多技術來源之一,南韓則是競爭對手,日韓貿易紛爭當然會有影響,影響有好有壞。全球產業供應鏈未來可能重組,但得花上兩三年才能見效,如何克服這些問題,企業和政府都要努力。

另外,外界也關注總統大選議題,林伯豐表示,目前台灣經營環境不怎麼友善,若有候選人能提出適切解決辦法,對台灣經營環境友善,並創造財富和青年就業機會,及培養人才,「我們就應該支持這個候選人」。

這次國民黨由高雄市長韓國瑜出線,許勝雄、林伯豐對此僅表示祝福。至於鴻海前董事長郭台銘動向,許勝雄稱,「誰都沒有辦法左右他」,這是郭自己的人生大事,究竟是要重回企業,還是投身政治,都是本人的抉擇,要去承擔可能的一切結果。

至於今年國內GDP數度下修,官方最新版本降至2.19%,智庫版本更低,中經院下修到2.06%,全年陷入保「2」戰。林伯豐認為,在這樣情況下,8月不宜調升基本工資。

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8月中將召開,林伯豐指出,今年以來,太陽能產業裁員、工具機業放無薪假等,足見景氣變差,調升基本工資並不妥。

中美貿戰延燒 7工具機業者放無薪假

【2019-07-15聯合報】

美中貿易戰火延燒,國內工具機整機廠及組裝廠,持續傳出以「做四休三」方式放無薪休假,部分公司甚至開始強制特休或精簡部分人力來度小月,業界形容,情況甚至比二○○八年的金融海嘯更嚴重。

台中市勞工局指出,台中市去年僅一家業者通報放無薪假,不過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七家業者通報無薪假,影響人數達九八六人,其中機械設備製造與機械組裝買賣業就占了四家,而這四家的影響人數超過五百人。

據了解,勞工局正針對上述廠商展開訪廠認定作業,而廠商放無薪假,主要受美中貿易戰導致的不景氣影響,部分廠商之間低價搶單、惡性競爭,也讓業者經營壓力日增。

一位工具機大廠老闆指出,上次金融海嘯雖造成斷崖式消退,景氣很快落底,但迅速反彈回升;然而此次美中兩大強國的貿易摩擦,可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市場有如深陷濃霧,伸手不見五指。

據了解,部分工具機大廠過去景氣好時,工具機出貨每月可達數十台、甚至上百台;最近卻傳出月出貨量「只剩個位數」;市場上小型組裝廠、零組件廠求售的傳言,更是滿天飛。

鴻海前董事長郭台銘上月與機械產業代表座談時,詢問美中貿易戰影響,台下多家大廠老闆都說,訂單至少掉四到五成,業界苦不堪言。郭台銘當場建議政府應儘速提出對策,甚至可以考慮減稅,「但很可惜,政府都聲稱是一片榮景」。

「機械產業不怕客戶不買,卻怕客戶觀望遲疑!」業者說,工具機廠從去年底就陸續傳出有大廠放無薪假,不過最近一、兩個月情況有加重趨勢,「做四休三」逐漸成為常態,原本要徵人的廠商,不是凍結,就是開始精簡人事。

台灣機械公會統計,受美中貿易戰火延燒影響,台灣機械今年前六月出口累計一二八點一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五點九,顯示出口面臨嚴峻挑戰。

面對機械出口衰退,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對是否下修今年出口預測,尚未鬆口。不過業界早有心理準備,包括程泰、亞崴、高鋒等大廠,都已陸續將今年營收目標下修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

中國台商欲轉移生產基地 田中光:印度是首選

【2019-07-03中央社】

印度財經報刊「商業標準報」1日刊登駐印度代表田中光的專訪,田中光指出,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使台灣企業考慮轉移生產基地,而印度無疑是首選。

田中光在接受「商業標準報」(BusinessStandard)訪問時說,在美國與中國貿易戰爆發後,讓台灣企業考慮繼續留在中國或轉移生產基地,許多台商希望能減少政治對商業的干預。

他強調,印度是一個法治國家,較少政治干預,且勞力與土地成本較低,市場龐大,中產階級正興起,民眾消費持續提高,台商考慮從中國轉移生產基地,印度無疑是首選,因此到印度投資的台灣企業愈來愈多。

田中光也提到,根據2013年完成的台印經貿可行性研究,台印在汽車零件、資通訊技術(ICT)、物流和人力資源等方面互補,儘管印度內部基於外貿逆差對特定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持相對立場,但長久而言,印度與台灣簽署FTA可帶來明顯利益,希望雙邊恢復FTA談判。

由於印度對簽署FTA態度保守,田中光建議,印度與台灣可先選定特定行業領域進行合作,深化雙邊貿易。台灣已告知印度,台灣可協助印度發展再生能源、水資源處理和技能培訓。

此外,田中光說,台灣不僅與印度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Indian Universities)簽署教育與學術合作瞭解備忘錄,且在印度理工學院(IIT)孟買分校、IIT德里分校、私立亞米提大學(AmityUniversity)等全印度14所大專院校成立台灣教育中心,辦理華語課程,協助印度促進出口,台灣也願意把相關資源帶到印度規模較少的城鎮。

田中光提到,台灣過去對印度投資多集中在資通訊(ICT)產業,包括不久將在班加羅爾設立預計吸引120家企業進駐的印度首個台灣資通訊產業園區,未來台灣對印度投資正趨於多元化,除ICT產業和傳統產業外,相關合作也延伸到工具機、智慧機械、汽車零件及人工智慧(AI)等領域。

他表示,近來有台灣製鞋業者在坦米爾那都省(Tamil Nadu)設廠,也有一機車廠到印度生產電動車。

他認為,台灣雖與印度去年簽署雙邊投資協定(BIA),但建議印度若想吸引更多台商投資,應建立一公平競爭環境,比照對日本、中國企業的作法,專為台商設立一專門的特別經濟區,以加強誘因。

有關中國對台印發展關係表達不滿,田中光表示,台灣希望印度把印中關係和印台關係平行看待,切勿因印中關係的發展而犧牲台灣利益。

貿易戰不可測 卓永財:工具機第3季景氣差

【2019-06-28中央社】

傳動元件大廠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表示,美中貿易戰結果無法預測,目前看來工具機產業第3季景氣恐比第2季差,不過還要觀察週末20國集團(G20)川習會結果。

上銀今天上午召開股東會,會中全面改選董事,新任董事會推選卓文恆擔任新董事長,陳進財擔任副董事長,同時聘任卓永財為上銀榮譽董事長以及集團總裁,卓文恆、總經理蔡惠卿擔任共同執行長。這也代表卓永財啟動交棒接班作業。

卓永財表示,卓文恆平常已經積極參與集團決策會議,在集團服務20多年,新任董事會推選卓文恆擔任新董事長,符合集團發展需要。

觀察美中貿易戰對工具機產業影響,卓永財表示,目前大家仍無法猜透美國總統川普的心理,未來貿易戰結果無法準確預測,不過目前看來,工具機產業第3季景氣可能會比第2季差。

卓永財指出,儘管工具機產業景氣仍有變數,但可留意台商回流速度,若速度加快,產業需要自動化設備,第3季景氣不排除有機會回溫,這要觀察產業應變的速度。

從產業應用來看,卓永財分析,目前印刷電路板(PCB)產業景氣偏弱,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產業景氣還不錯,韓國半導體設備景氣穩健,全球汽車產業應用發展持穩。

展望上銀全球布局,卓永財表示,中國子公司一期廠房啟用後可大幅提升產能,6月22日舉行二期廠房奠基典禮,為中國轉型智慧製造需求做好準備。

上銀美國子公司在2017年購建新廠地,2018年新廠落成,迎接製造業回流美國,預期今年會有好成績;義大利子公司配合營運規模持續成長,6月27日簽約購買米蘭郊區新廠,預期今年底可以搬入新廠區。

此外,上銀結合本身精密機械的能力推出力矩馬達旋轉工作台,已開始供應德國和日本大廠。